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和新栽竹》
《依韵和新栽竹》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斸破烟丛带笋移,映轩临槛特为宜。

龙孙已见多奇节,凤实新生入翠枝。

不向阮家林下集,还思渭北水边窥。

一花一草公休咏,惯作兰台侍从诗。

(0)
注释
斸破:挖掘。
烟丛:竹丛。
带笋移:带着竹笋移动。
映轩临槛:映照窗户和门槛。
龙孙:竹笋的美称,因其形状似龙之子。
奇节:奇特的节段。
凤实:竹实,也指凤凰的果实,象征吉祥。
翠枝:翠绿的枝头。
阮家林下:指隐士居所,这里借指文人雅士的聚集地。
渭北水边:渭河之北,代指长安或京城一带。
窥:偷看,此处指向往或怀念。
公休咏:公卿们无需再歌咏。
兰台:古代官署名,这里泛指朝廷或官场。
侍从诗:陪伴公卿的诗作。
翻译
挖掘竹丛中带着竹笋移动,映照窗户和门槛特别合适。
竹笋已显出奇特的节段,新长的凤实挂满翠绿的枝头。
不再聚集在阮家的竹林,还想望渭北水边的景象。
对于一朵花、一棵草,您无需再歌咏,我常常用它们来写诗,伴随在公卿左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新栽竹》,通过对新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赞美。首句“斸破烟丛带笋移”形象地描绘了竹子从竹林中挖出带着嫩笋移植的过程,富有动态感。接下来,“映轩临槛特为宜”写竹子亭亭玉立,与轩槛相映成趣,显得格外适宜。

“龙孙已见多奇节”中的“龙孙”常用来比喻竹子,这里赞美竹子如龙之孙,具有奇特的节操和生长力。“凤实新生入翠枝”进一步强调竹子的生机盎然,以凤凰之实比喻竹子的果实,寓意其高洁品质。

“不向阮家林下集,还思渭北水边窥”借用了典故,阮籍曾隐居竹林,此处表达诗人不愿像阮籍那样隐逸,而是希望能像竹子一样,保持清高,向往着渭水边的景色,寓含着诗人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一花一草公休咏,惯作兰台侍从诗”表达了诗人谦逊之意,说自己并不愿过多地被赞誉,而更愿意像兰台(古代官署名)的侍从诗人一样,默默为国家和君主服务,写出深沉的忠诚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赞美了竹子的品格,也透露出诗人的人生理想和情怀。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踏莎行·其四正月五日定空寺观梅

景泮冰檐,情回瑶草。副能守得春来到。

管曾独自索春怜,而今觑著东风笑。

粉凝酥寒,云房睡觉。胭脂也不添些小。

天真要与此花争,是伊占得春多少。

(0)

菩萨蛮·其一次韵秀倅送别

玉卮细酌流霞湿。金钗翠袖勤留客。行色小梅残。

官桥杨柳寒。赐环宣室夜。看落金莲灺。

人记海听康。流风秀水旁。

(0)

于飞乐·其二代人作别后曲

记瞢腾,浓睡里,一片行云。未多时、梦破云惊。

听辘轳,声断也,井底银瓶。

不如罗带,等闲便、结得同心。

系画船,杨柳岸,晓月亭亭。记阳关、断韵残声。

被西风,吹玉枕,酒魄还清。

有些言语,独自个、说与谁应。

(0)

秋雨杜门久之比晴一出前村归闻陆令见过奉寄一首

子桑闭门十日雨,何人裹饭相劳苦。

忽窥晴色入疏帘,径向孤村寻老圃。

不知双凫念云水,欲下雀罗风送起。

未容倒屣见王孙,岂是扬锤嫚公子。

长安秋雨乃复来,山阴夜雪仍空回。

他时乘兴幸告我,请扫门前红叶堆。

(0)

访琳老题溪上小轩

小槛閒风物,高僧秀肺肠。

隔溪通竹色,开户纳山光。

拨雪晨蔬瘦,烧松午茗香。

渊明归赋急,聊复此徜徉。

(0)

常山孙令见过仆未起孙题壁而去作绝句寄之·其二

门外初为罗雀地,壁间偶见换鹅书。

忽然兴尽何由揖,拟遣长须致鲤鱼。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