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常山孙令见过仆未起孙题壁而去作绝句寄之·其二》
《常山孙令见过仆未起孙题壁而去作绝句寄之·其二》全文
宋 / 毛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门外初为罗雀地,壁间偶见换鹅书。

忽然兴尽何由揖,拟遣长须致鲤鱼。

(0)
翻译
门外起初是门可罗雀的地方,
墙壁上偶尔还能看到交换鹅毛笔的字条。
注释
门外:形容门庭冷落,无人来访。
初:起初,开始。
罗雀:比喻门前冷清,无客来访。
壁间:墙壁上。
偶见:偶然看见。
换鹅书:古代文人之间以鹅毛笔交换信件的典故,表示书信往来。
忽然:突然。
兴尽:兴致消失。
何由:如何,怎样。
揖:作揖,古代的一种礼节。
拟遣:打算派遣。
长须:指有胡须的人,这里可能暗指书信的作者。
致鲤鱼:古时书信常以鲤鱼代指,表示传递书信。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生活情景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书信交流的愉悦。首句“门外初为罗雀地”,意指户外刚刚铺开了如罗雀般细小石子的小路,这是准备迎接来客的一种打理环境的行为,暗示诗人期待着某人的到来。

接着,“壁间偶见换鹅书”则表明在室内偶尔看到与远方友人交换的信件,如同古代的“鹅黄封皮”书信,传递着彼此的情谊和信息。这里通过“偶见”,诗人强调了这种交流的珍贵。

第三句“忽然兴尽何由揖”,则是一个转折点,表达了一种突然之间情绪高涨却又无处发泄的情况。“揖”字在此用于形容一种激动的情感无法抑制地流露出来。这种感情的波动,是由于内心深处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

最后,“拟遣长须致鲤鱼”,则是诗人想象着将自己的长髯作为信物,托付给能够传递信息的鲤鱼。这不仅是一种浪漫的情感表达,也隐喻了古代文人之间通过书信交流思想和情感的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淡雅而深长的情谊,以及诗人独特的想象力和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毛滂

毛滂
朝代:宋   字:泽民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生辰:1056——?约1124

毛滂(1056——?约112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衢州)赵英结为伉俪。,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猜你喜欢

娇女诗·其一

朝游青溪南,暮游青溪北。

娇女年十五,芙蓉比颜色。

终日奏弦歌,小姑独相识。

(0)

子夜歌·其七

相怜须及时,红颜不难老。

郎自行由豫,它人已相保。

(0)

端阳

春夏连年旱魃灾,虽逢令节免流杯。

清和幸得甘霖霈,竞渡蒲樽览一回。

(0)

秋幸出郊见收成志喜·其一

节届商秋早,农忙屡岁丰。

柴门歌再稔,比屋乐同风。

人烟多庆色,霜树杂微红。

极目高低景,山川一望中。

(0)

春行

千红艳,万紫鲜,频催须鬓方寸悬。

桃火柳烟恐荡志,吟风弄月禁狂颠。

案牍惟勤被景牵,逢春又恶斗芳妍。

礼乐诗书海岳编,进德修业须钻研。

昙云寂灭沦王道,老氏无为徒苟延。

致知端赖格物先,次第由来性理篇。

性理无私天地宣,太极乾坤未画前。

敬承执中授受远,勿替心传思永年。

(0)

梨树峪道中步辇口占·其一

入峪桥分三岔路,傍崖步辇景何深。

山中独见松林影,时有清流助鼓琴。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