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红艳,万紫鲜,频催须鬓方寸悬。
桃火柳烟恐荡志,吟风弄月禁狂颠。
案牍惟勤被景牵,逢春又恶斗芳妍。
礼乐诗书海岳编,进德修业须钻研。
昙云寂灭沦王道,老氏无为徒苟延。
致知端赖格物先,次第由来性理篇。
性理无私天地宣,太极乾坤未画前。
敬承执中授受远,勿替心传思永年。
千红艳,万紫鲜,频催须鬓方寸悬。
桃火柳烟恐荡志,吟风弄月禁狂颠。
案牍惟勤被景牵,逢春又恶斗芳妍。
礼乐诗书海岳编,进德修业须钻研。
昙云寂灭沦王道,老氏无为徒苟延。
致知端赖格物先,次第由来性理篇。
性理无私天地宣,太极乾坤未画前。
敬承执中授受远,勿替心传思永年。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行进中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悟。开篇以“千红艳,万紫鲜”描绘出春天万物复苏、色彩斑斓的景象,接着“频催须鬓方寸悬”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诗人的内心情感联系起来,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桃火柳烟恐荡志,吟风弄月禁狂颠”两句,通过桃红柳绿的春景与吟风弄月的雅趣,表达了诗人既欣赏自然之美,又警惕自己不沉溺于享乐,保持内心的清明与节制。接下来,“案牍惟勤被景牵,逢春又恶斗芳妍”则展示了诗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不忘享受春光,追求精神上的愉悦与提升。
“礼乐诗书海岳编,进德修业须钻研”强调了学习与修养的重要性,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个人道德修养和学问追求的重视。“昙云寂灭沦王道,老氏无为徒苟延”则融合了道家的无为而治与儒家的王道思想,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致知端赖格物先,次第由来性理篇。性理无私天地宣,太极乾坤未画前”部分,进一步阐述了认识世界、理解宇宙的途径,以及人性与自然法则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对宇宙真理的探索与追求。
最后,“敬承执中授受远,勿替心传思永年”表达了对传统智慧的尊重与传承,以及对长久精神追求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更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智慧,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人性及宇宙真理的深刻洞察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