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泮冰檐,情回瑶草。副能守得春来到。
管曾独自索春怜,而今觑著东风笑。
粉凝酥寒,云房睡觉。胭脂也不添些小。
天真要与此花争,是伊占得春多少。
景泮冰檐,情回瑶草。副能守得春来到。
管曾独自索春怜,而今觑著东风笑。
粉凝酥寒,云房睡觉。胭脂也不添些小。
天真要与此花争,是伊占得春多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初春时节,于清晨来到一处幽静的僧院——定空寺,观赏梅花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以及对春天生机的喜悦。
"景泼冰檐,情回瑶草"一句,画面开阔,意境清新。"景泼"即景色铺展开来,如同水波般涌动;"冰檐"则是雪后初融的屋檐,用以形容冬去春来的季节交替。"情回瑶草"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物的柔情,"瑶草"代指初春的细草或野花,它们在寒冷中顽强生长,引起诗人的深切情感。
"副能守得春来到。管曾独自索春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期待和珍惜之情。"副能守得春来到"意味着即便是再冷的冬日,也终将有春天到来的那一刻,而诗人能够等待并珍视这个时节;"管曾独自索春怜"则透露出诗人独自寻访春色的情怀,"怜"字表达了对春光的怜爱和不舍。
"而今觑著东风笑。粉凝酥寒,云房睡觉。胭脂也不添些小"这几句,描绘了诗人观梅时的具体情境。"而今"表明此刻正是赏花的佳期;"觑著东风笑"则是说诗人站在微风中,对着春日里摇曳生姿的梅花微笑;"粉凝酥寒,云房睡觉"形容的是初春时节,虽然天气仍旧有些寒冷,但已有细腻的雪花或花瓣轻轻飘落,而"云房"则是诗人眼中那如同云朵般漂浮的梅花;"胭脂也不添些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连常用的胭脂(古代妇女用以点唇)都不愿意使用,以免打扰这份纯净。
最后两句"天真要与此花争,是伊占得春多少"则是诗人的感慨。"天真"指的是自然的本真面貌;"要与此花争"表达了诗人与梅花一同享受春光,共同展示生命力的愿望;而"是伊占得春多少"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份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之情。"伊"代指梅花,"占得春多少"意味着梅花似乎与春天达成了某种秘密的共鸣,它们以独特的方式占有了春天的一部分。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作者在初春时节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以及他与大自然之间那份难得的和谐共生之美。
赦者小人幸,臣诚小人侪。
匪图轩盖荣,山海有奇怀。
礼法无复拘,评者靡我排。
思夙慕华贵,振鞅登要逵。
烜赫岂不快,寤寐忧所乖。
识几既不早,今恋非鄙哉。
乘桴越洋涛,采兰及春滋。
于焉可佳容,庞叟心所期。
闲游北城隅,俯视清江郭。
洪川带名都,形势自相错。
楼观蔼郁郁,街巷纷以漠。
北城良巳高,况陟城上阁。
轻裳拂倒景,飞槛聆天乐。
夕山一何苍,夏潦弥井络。
冲风激回流,玄云骇难泊。
暗观逝者危,遂悟居者乐。
慷慨亮易感,扪心果谁恶。
夷险非我为,弹剑且尽酌。
白马紫金羁,杨鞭过市驰。
万人皆辟易,言是卖珠儿。
生长本倡门,结交蒙主恩。
寝食玉榻侧,独聆瀀渥言。
取金大长秋,徵歌李延年。
家住十重楼,珠帘白玉钩。
绮绣裁襦裳,妖艳无匹俦。
片言即赐第,意气凌丑侯。
龙旌兮玄牡,重阙兮紫府。
夫君兮不可以见,女踯躅兮徒自苦。
冲风起兮河曾波,岩岪崛兮桂萝。
折琼蕊兮贻女,媒不通兮怨嗟。
若有人兮乘游龙,佩苍景兮御清风。
陟帝左兮右降,又翱翔兮极中。
君游兮昆崙,又夕宴兮王母。
缓节兮永歌,纷佾兮繁舞。
望遥浦兮御舸,吹参差兮愁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