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月留穷源,不觉岁云暮。
绪景寖凄凉,重阴方固冱。
芳丛菊殚残,丹枫叶飞舞。
蒙茸丰草萎,剥落乔木古。
兹来遂幽寻,所恨乏胜侣。
释友间往还,农父相尔汝。
索句课唐吟,翻经勘佛语。
肃肃繁霜零,辉辉寒月吐。
夜气消檠灯,凛威薄衣絮。
榾柮煨炉红,轮囷拥衾素。
嘘呵冷欲冰,拳挛宿如露。
老瓦补茅柴,破釜煮栗芋。
烹鲜远莫致,撷蔬美可茹。
氓廛绝纷嚣,僧席割清苦。
颓然抚孤踪,乐哉忘万虑。
亡何归兴动,适为物怪忤。
举手谢白云,扁舟鸣去橹。
逾月留穷源,不觉岁云暮。
绪景寖凄凉,重阴方固冱。
芳丛菊殚残,丹枫叶飞舞。
蒙茸丰草萎,剥落乔木古。
兹来遂幽寻,所恨乏胜侣。
释友间往还,农父相尔汝。
索句课唐吟,翻经勘佛语。
肃肃繁霜零,辉辉寒月吐。
夜气消檠灯,凛威薄衣絮。
榾柮煨炉红,轮囷拥衾素。
嘘呵冷欲冰,拳挛宿如露。
老瓦补茅柴,破釜煮栗芋。
烹鲜远莫致,撷蔬美可茹。
氓廛绝纷嚣,僧席割清苦。
颓然抚孤踪,乐哉忘万虑。
亡何归兴动,适为物怪忤。
举手谢白云,扁舟鸣去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深山中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抒发。诗中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如“逾月留穷源”、“芳丛菊殚残”、“蒙茸丰草萎”,展现了山中的静谧与荒凉,以及时间流转的感慨。
诗人在这片宁静之地,寻找着心灵的寄托,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他们不仅观察到自然界的每一个细节,而且也在其中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如“索句课唐吟”、“释友间往还”,表现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和佛法的向往与追求。
同时,诗中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如“老瓦补茅柴”、“破釜煮栗芋”,展示了山中的生活虽然简朴,但也有其独特的美好。诗人在这艰苦的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体现了他们对于简单生活的珍视和对世俗纷争的超脱。
整首诗语言古朴而富有韵味,每一句都流露出诗人的情感与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表达,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和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落日登临处,悠然意不穷。
佛因初地识,人觉四天空。
来雁清霜后,孤帆远树中。
裴回伤寓目,萧索对寒风。
欲知儒道贵,缝掖见诸侯。
且感千金诺,宁辞万里游。
雁峰侵瘴远,桂水出云流。
坐惜离居晚,相思绿蕙秋。
昔闻生涧底,今见起毫端。
众草此时没,何人知岁寒。
岂能裨栋宇,且欲出门阑。
只在丹青笔,凌云也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