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登临处,悠然意不穷。
佛因初地识,人觉四天空。
来雁清霜后,孤帆远树中。
裴回伤寓目,萧索对寒风。
落日登临处,悠然意不穷。
佛因初地识,人觉四天空。
来雁清霜后,孤帆远树中。
裴回伤寓目,萧索对寒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描绘了诗人登临处所见落日景象与心境。诗中“落日登临处,悠然意不穷”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胸怀壮阔的情感。下一句“佛因初地识,人觉四天空”则是对佛法中所述众生皆有佛性和宇宙之广阔的联想,显示了诗人对于宗教哲学的理解与感悟。
第三、四句“来雁清霜后,孤帆远树中。裴回伤寓目,萧索对寒风”描绘了一幅秋末或冬初的景象:大雁在清晨的霜冻之后归来,孤独的船帆消失在远处的树木之间;诗人心中对于朋友离别的哀伤,只能眼望着萧索的枝头,在寒风中寻觅往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它不仅展示了高适在抒发胸臆上的功力,也体现了他对于人生、宇宙以及佛理的深刻领悟。这是一首融合了写景、抒情与思索于一体的佳作。
西林枯蘖著繁霜,一品仙葩独自芳。
天意似教惊世俗,岁寒方信属花王。
才迎晓日仍添色,不得春风也倍香。
修竹茂松应内愧,后凋从此是寻常。
萧萧秋鬓衰,谁复到荒郊。
海内文章伯,平生道义交。
学须明体用,诗许定推敲。
但共馀年醉,何妨作解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