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亩堂开旧典刑,诗成白鹿也来听。
群山靡靡水争出,独树荒荒鸟自鸣。
烟散香炉浮俎豆,苔生漱石上檐楹。
废兴独有人心在,五百年来拜后生。
十亩堂开旧典刑,诗成白鹿也来听。
群山靡靡水争出,独树荒荒鸟自鸣。
烟散香炉浮俎豆,苔生漱石上檐楹。
废兴独有人心在,五百年来拜后生。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游白鹿洞》描绘了诗人游览白鹿洞时的景象与感受。首句“十亩堂开旧典刑”暗示了白鹿洞的历史底蕴和庄重气氛,仿佛古老的规则犹在。接下来的“诗成白鹿也来听”,以白鹿为意象,寓言诗的力量能吸引自然界的共鸣,增添了神秘色彩。
“群山靡靡水争出,独树荒荒鸟自鸣”两句通过描绘山水的动态和鸟儿的自在鸣叫,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宁静,反衬出人迹罕至的幽深。烟雾缭绕的“烟散香炉浮俎豆”描绘了祭祀或学习的场景,而“苔生漱石上檐楹”则写出岁月流转,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最后,“废兴独有人心在,五百年来拜后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后学的期许,认为尽管时代更迭,但教育和人文精神永存,后人仍会前来敬仰和学习。整首诗寓情于景,富有哲理,体现了湛若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教育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