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闻庞德公,家住洞湖水。
终身栖鹿门,不入襄阳市。
夫君弄明月,灭景清淮里。
高踪邈难追,可与古人比。
清扬杳莫睹,白云空望美。
待我辞人间,携手访松子。
尝闻庞德公,家住洞湖水。
终身栖鹿门,不入襄阳市。
夫君弄明月,灭景清淮里。
高踪邈难追,可与古人比。
清扬杳莫睹,白云空望美。
待我辞人间,携手访松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境界。从“尝闻庞德公,家住洞湖水”开始,便设定了一种宁静幽深的居所,庞德公选择在自然美景中度过一生。而“终身栖鹿门,不入襄阳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拒绝和超然。
接着,“夫君弄明月,灭景清淮里”这两句描绘了一种与大自然合一的境界。“弄月”意味着与月亮进行精神上的交流,而“灭景”则是借由月光来消融世间的尘俗,使心灵得以净化。这里的“夫君”可能指的是庞德公,但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自称,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
“高踪邈难追, 可与古人比”两句则是对那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者的赞誉。这里的“高踪”指的是那些已逝去的人物,他们的精神足迹已经很难被后人所追随,但他们的风范却可与古代隐逸之士相比。
最后,“清扬杳莫睹,白云空望美。待我辞人间,携手访松子”几句,则是诗人的自我表达和对未来生活状态的憧憬。“清扬杳莫睹”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难以被世俗所见到的境界。而“白云空望美”则是这种境界之下的心灵之美。最后两句,“待我辞人间,携手访松子”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告别,以及与自然和解脱之间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庞德公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