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弄月溪吴山人》
《寄弄月溪吴山人》全文
唐 / 李白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尝闻庞德公,家住洞湖水。

终身栖鹿门,不入襄阳市。

夫君弄明月,灭景清淮里。

高踪邈难追,可与古人比。

清扬杳莫睹,白云空望美。

待我辞人间,携手访松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nòngyuèshānrén
táng / bái

chángwénpánggōngjiāzhùdòngshuǐ
zhōngshēn鹿ménxiāngyángshì

jūnnòngmíngyuèmièjǐngqīnghuái
gāozōngmiǎonánzhuīrén

qīngyángyǎobáiyúnkōngwàngměi
dàirénjiānxiéshǒu访fǎngsōng

注释
庞德公:东汉时期的隐士。
洞湖水:指湖北的洞庭湖。
栖鹿门:鹿门山,庞德公隐居之地。
襄阳市:湖北省襄阳市,庞德公未涉足的地方。
夫君:可能指庞德公的配偶或代称。
清淮里:清澈的淮河水边。
高踪:高尚的行为和足迹。
古人比:与古代贤人相比。
杳莫睹:难以看见。
白云空望美:以白云寄托对美的向往。
松子:传说中的仙人,此处可能象征超脱尘世的生活。
翻译
曾经听说庞德公,居住在洞湖边的水边。
他一生都在鹿门山度过,从不踏入襄阳城内。
他的丈夫在月光下嬉戏,清光洒满淮河两岸。
他的高尚品行难以追寻,堪比古代圣贤。
他的清雅风姿难以见到,只能仰望那片白云寄托思念。
等我离开人世间,与你携手去拜访松子仙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境界。从“尝闻庞德公,家住洞湖水”开始,便设定了一种宁静幽深的居所,庞德公选择在自然美景中度过一生。而“终身栖鹿门,不入襄阳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拒绝和超然。

接着,“夫君弄明月,灭景清淮里”这两句描绘了一种与大自然合一的境界。“弄月”意味着与月亮进行精神上的交流,而“灭景”则是借由月光来消融世间的尘俗,使心灵得以净化。这里的“夫君”可能指的是庞德公,但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自称,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

“高踪邈难追, 可与古人比”两句则是对那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者的赞誉。这里的“高踪”指的是那些已逝去的人物,他们的精神足迹已经很难被后人所追随,但他们的风范却可与古代隐逸之士相比。

最后,“清扬杳莫睹,白云空望美。待我辞人间,携手访松子”几句,则是诗人的自我表达和对未来生活状态的憧憬。“清扬杳莫睹”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难以被世俗所见到的境界。而“白云空望美”则是这种境界之下的心灵之美。最后两句,“待我辞人间,携手访松子”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告别,以及与自然和解脱之间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庞德公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深切向往。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朝代:唐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生辰:701年-762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挽曾国荃联

百战曾恢古建康,至今颂德歌功,方幸师干归总制;

九原倘晤先光禄,依旧谈心促膝,莫言坎壈到孤儿。

(0)

吴荣光君令弟从学四年新婚,其母在堂

友于弟最挚追随,果金针得度,铁砚磨穿,四载重谈经,窈窕风歌南国荇;

顺慈亲娱添孝养,定玉树丛生,琼筵迭醮,一庭增喜色,森荣日茂北堂萱。

(0)

史梦兰继室田太夫人九十大寿

端操有从,庆延自己;长生无极,福流子孙。

(0)

挽张之洞联

督晋粤吴楚卅载,历道咸同光四朝,平生大难不惊,独立不惧,相业炳千秋,直与中兴曾左相伯仲;

溯楼台江汉遗踪,洒仕学军商血泪,回忆公忠体国,廉正无私,师资垂百世,岂独大湖南北动讴思。

(0)

高州许公祠联

丱角受深知,公来我未追陪,讣暌隔廿四年,忝驻輶轩瞻庙貌;

舆情重遗爱,人往风犹想象,举磊落一二事,每闻父老话黄昏。

(0)

挽曾国荃联

箕托继彭杨,朝无倚,民无依,故国无光,只赢得大江声遍哀歌,元老消沉关气数;

圭锡隆方召,晋之赈,粤之防,平吴之绩,为怆是小子缘悭识面,伟人冠履隔云泥。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