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晋粤吴楚卅载,历道咸同光四朝,平生大难不惊,独立不惧,相业炳千秋,直与中兴曾左相伯仲;
溯楼台江汉遗踪,洒仕学军商血泪,回忆公忠体国,廉正无私,师资垂百世,岂独大湖南北动讴思。
督晋粤吴楚卅载,历道咸同光四朝,平生大难不惊,独立不惧,相业炳千秋,直与中兴曾左相伯仲;
溯楼台江汉遗踪,洒仕学军商血泪,回忆公忠体国,廉正无私,师资垂百世,岂独大湖南北动讴思。
此挽联高度赞扬了张之洞的卓越功绩与高尚品德。上联“督晋粤吴楚卅载,历道咸同光四朝”描绘了张之洞在多个省份的长期治理,见证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的历史变迁,展现了其深厚的政坛资历和丰富的治国经验。
下联“平生大难不惊,独立不惧”赞美了张之洞面对重大困难时的沉着冷静与坚定勇气,即使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独立自主的态度。
接着,“相业炳千秋,直与中兴曾左相伯仲”进一步肯定了张之洞的政治成就,将其与曾国藩、左宗棠并列,认为他的贡献足以流芳百世,对国家的复兴起到了关键作用。
最后,“溯楼台江汉遗踪,洒仕学军商血泪”回顾了张之洞在楼台江汉等地留下的历史足迹,以及他为官、教育、军事、商业等领域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
“回忆公忠体国,廉正无私”则强调了张之洞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以及他廉洁公正、无私奉献的高尚人格。
“师资垂百世,岂独大湖南北动讴思”表达了对张之洞作为教育家的影响的敬仰,认为他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不仅影响了湖南乃至全国,更将长久地被后人传颂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全面而深刻地评价了张之洞在政治、教育、军事等多个领域的杰出贡献及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是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高赞誉。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