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閒每笑不如僧,及到僧门閒未能。
昨夜褐袍风雪里,隔溪犬吠入林灯。
一閒每笑不如僧,及到僧门閒未能。
昨夜褐袍风雪里,隔溪犬吠入林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向往与实际体验之间的微妙对比。首句“一闲每笑不如僧”,表达了诗人平时对僧人悠闲生活的羡慕之情,认为僧人的生活比自己更自在。然而,当诗人真正踏入僧门,却发现闲适并非易得,这与之前的想象有所不同。
接着,“及到僧门闲未能”一句,揭示了诗人进入僧舍后,发现内心的闲适状态难以达到,可能是因为僧人的修行生活有着严格的纪律和自我约束,与世俗的闲逸大相径庭。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最后两句“昨夜褐袍风雪里,隔溪犬吠入林灯”,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描述了在风雪交加的夜晚,穿着褐色僧袍的僧人们依然坚守岗位,而远处的犬吠声与林间的灯火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孤独的画面。这里不仅展现了僧人的坚韧与执着,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具体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僧人生活既羡慕又难以完全融入的情感,以及对内心平静与自由的追求。
自少不出门,岂识天涯阻。
郎欲上青霄,舟系江之浒。
从容对我言,慷慨无多语。
妾亦不知愁,率尔聊相许。
风雨近深更,闻鸡还起舞。
酌酒壮行装,薄劝三杯住。
执手问归期,笑指相如柱。
匆匆分袂间,对面无分付。
上马出门行,马首犹一顾。
归来心始忧,此别何仓遽。
孤灯耿兰房,滚滚流光度。
记得别君初,黄花冒寒露。
此日又春回,绿柳阴如雾。
登堂拜问姑,郎行何久处。
姑愁颜强笑,神京八千路。
闻语暗心惊,低头泪如雨。
那知大丈夫,一别轻如羽。
妾欲寄新衣,肥瘦应如故。
消息两茫然,鹊语空相误。
欲上望夫山,愁心不成步。
清宵欲望之,东西忽迷路。
何敢怨归迟,愿接夔龙武。
仗剑向南面,风光应未暮。
却恐凤书严,致身归圣主。
草色上空阶,衡门疏旧屦。
郎兮归去来,毋为功名苦。
《古别离》【明·郭廷序】自少不出门,岂识天涯阻。郎欲上青霄,舟系江之浒。从容对我言,慷慨无多语。妾亦不知愁,率尔聊相许。风雨近深更,闻鸡还起舞。酌酒壮行装,薄劝三杯住。执手问归期,笑指相如柱。匆匆分袂间,对面无分付。上马出门行,马首犹一顾。归来心始忧,此别何仓遽。孤灯耿兰房,滚滚流光度。记得别君初,黄花冒寒露。此日又春回,绿柳阴如雾。登堂拜问姑,郎行何久处。姑愁颜强笑,神京八千路。闻语暗心惊,低头泪如雨。那知大丈夫,一别轻如羽。妾欲寄新衣,肥瘦应如故。消息两茫然,鹊语空相误。欲上望夫山,愁心不成步。清宵欲望之,东西忽迷路。何敢怨归迟,愿接夔龙武。仗剑向南面,风光应未暮。却恐凤书严,致身归圣主。草色上空阶,衡门疏旧屦。郎兮归去来,毋为功名苦。
https://shici.929r.com/shici/219w48tkm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