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湖上喜晴》
《湖上喜晴》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人閒尘不到,别是一清凉。

雨足千峰净,风薰百草香。

阴森穿茂密,汩㶁溯深长。

想见吴中路,连天尽绿秧。

(0)
注释
人閒:人世间。
别是:独享。
清凉:清幽凉爽。
雨足:雨后充足。
千峰净:山峦洁净。
风薰:微风吹过。
百草香:百草散发香气。
阴森:阴暗深邃。
穿:穿过。
茂密:茂盛丛生。
汩㶁:溪流潺潺。
溯:溯流而上。
深长:深远。
吴中路:吴中的道路。
连天:连绵不断。
尽绿秧:一片翠绿的稻田。
翻译
人世间少有纷扰,这里独享清幽凉爽。
雨后山峦洁净如洗,微风吹过,百草散发出香气。
阴暗深邃的树林穿过茂密丛生,溪流潺潺溯流而上。
想象那吴中的道路,连绵一片翠绿的稻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雨后山川清凉和草木芬芳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和热爱。诗中采用了“别”字来强调雨后的清凉与平日的不同,是对视觉体验之外的一种感官升华。

“雨足千峰净”,雨水洗涤山峰,使得山川变得异常清新,显示出雨后景象的独特魅力。“风薰百草香”则通过对空气中弥漫的花草芬芳的描绘,传达了自然界在雨后的复苏与生机。

“阴森穿茂密”一句,借助阴沉的树林和茂密的植被营造了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氛围。“汩㶁溯深长”则是对溪流声音的描绘,通过水声的叙述,增强了诗中山川自然景象的层次感。

最后,“想见吴中路,连天尽绿秧”,诗人表达了对远方美丽风光的向往。这里的“吴中”指的是江南地区,以其秀美的山水著称。“连天尽绿秧”则是对那里的景色的一种想象,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渴望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清新脱俗的自然世界,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碧梧翠竹堂

嘉垣绕林色,高标相与清。

阴凉流漫入,灵籁答空鸣。

(0)

次韵监郡鲁公二首·其二

祇合明时早挂弓,谩劳车马驻江东。

烟开溟海清蛮蜑,水满平湖没雁鸿。

□骑夜驰蓬阁下,云旗晴卷石城中。

万方应喜平群寇,当与汾阳并大功。

(0)

次韵吕养浩

客子频烦尺素修,江云变态故生愁。

山回绝磴参差树,花隐重城缥缈楼。

雨里未须秦望屐,雪馀拟汎越溪舟。

蒙郎古道多归思,桃叶春情隔渡头。

(0)

虎丘燕集送□□□之秣陵分赋姑苏台

高台崔巍插天起,势压雄城三百里。

云窗雾阁迷烽烟,日日吴王醉西子。

桂膏兰烬烧春云,锦丝瑶管空中闻。

甲兵重来破歌舞,粲齿修眉散如雨。

双钩带血不敢飞,城荒草碧春风吹。

祇今惟有台前月,曾照吴宫花发时。

慷慨悲歌叹陈迹,霜乌怨啼枫叶赤。

明朝送客过钟陵,西望茫茫五湖白。

(0)

寄吴兴张别驾

鸳鸯飞去潦波平,曾听骊歌忆送行。

南浦移舟官树绿,野亭酌酒晚风晴。

异乡春近多新梦,远使书回足旧情。

欲识怀君无限意,满庭芳树乱啼莺。

(0)

寄沂阳刘廷镇员外

故人相与最从容,尚忆论诗向夜中。

白首无家十年别,青山何处一尊同。

梦回孤馆镫前雨,目断西风塞外鸿。

谁识离怀愁绝处,野亭依旧穆陵东。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