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下匡山七十年,衲衣空挂碧岩烟。
相逢不问人间事,头白眉长已过肩。
不下匡山七十年,衲衣空挂碧岩烟。
相逢不问人间事,头白眉长已过肩。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庐山隐居多年的高僧形象,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其超脱世俗、岁月悠长的生活状态。
“不下匡山七十年”,开篇即点明了老僧长居庐山之久,暗示其对世事的淡泊与对自然的亲近。“衲衣空挂碧岩烟”,以“衲衣”象征僧侣朴素的生活,与“碧岩烟”构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环境的幽静,也暗喻了老僧心灵的纯净与超然。“相逢不问人间事”,进一步强调老僧与世隔绝,不问世事的态度,表现其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头白眉长已过肩”,以老僧的外貌特征,如白发、长眉,直观地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寓意着老僧历经沧桑,却依然坚守本心,不为外界所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庐山老僧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美和向往。
西鄂该通理,南阳擅德音。
玉卮浮藻丽,铜浑积思深。
忽怀今日昔,非复昔时今。
日落丰碑暗,风来古木吟。
惟叹穷泉下,终郁羡鱼心。
展骥端居暇,登龙喜宴同。
缔赏三清满,承欢六义通。
野晦寒阴积,潭虚夕照空。
顾惭非梦鸟,滥此厕雕虫。
曾向雷塘寄掩扉,荀家灯火有馀辉。
关河日暮望空极,杨柳渡头人独归。
隋苑荒台风袅袅,灞陵残雨梦依依。
今年春色还相误,为我江边谢钓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