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卢缄归扬州》
《送卢缄归扬州》全文
唐 / 赵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曾向雷塘寄掩扉,荀家灯火有馀辉。

关河日暮望空极,杨柳渡头人独归。

隋苑荒台风袅袅,灞陵残雨梦依依。

今年春色还相误,为我江边谢钓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jiānguīyángzhōu
táng / zhào

céngxiàngléitángyǎnfēixúnjiādēnghuǒyǒuhuī

guānwàngkōngyángliǔtóurénguī

suíyuànhuāngtáifēngniǎoniǎolíngcánmèng

jīnniánchūnháixiāngwèijiāngbiānxièdiào

翻译
曾经在雷塘边寄情于闭门生活,荀家的灯火闪烁着余晖。
傍晚时分,眺望远方的关河,杨柳渡口只有一个人独自归来。
隋朝园林荒废,秋风中飘摇不定,灞陵的残雨让人梦中萦绕。
今年春天的景色依然如故,却未能如约,只在江边的谢钓矶上留下遗憾。
注释
雷塘:地名,可能指雷塘河或类似的地方。
荀家:可能是某个人家或者典故中的地方。
袅袅:形容风摇曳的样子。
灞陵:古地名,位于今西安附近,与杨柳渡头相关联。
谢钓矶:可能是一个地点,也可能暗指谢绝垂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离别之情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曾向雷塘寄掩扉”一句,设定了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情境,"荀家灯火有馀辉"则透露出一种温暖与安宁。接下来的“关河日暮望空极”,则是对广阔天际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心中那种无边界的愁绪。“杨柳渡头人独归”更增加了一份孤寂之感。

“隋苑荒台风袅袅”、“灞陵残雨梦依依”两句,则是对历史废墟与自然景象的描写,通过"风"和"雨"的使用,增添了几分淡淡的哀愁。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为诗歌增添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苍凉感。

最后,“今年春色还相误”、“为我江边谢钓矣”两句,则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一种留恋和不舍,通过"春色"与"谢"字眼,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之情的复杂感受。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赵嘏

赵嘏
朝代:唐   字:承佑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生辰:约806年——约853年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猜你喜欢

奉酬路五郎中院长新除工部员外见简

一门同秘省,万里作长城。

问绢莲花府,扬旗细柳营。

词锋偏却敌,草奏直论兵。

何幸新诗赠,真输小谢名。

(0)

送姚侍御充渭北掌书记

北境烽烟急,南山战伐频。

抚绥初易帅,参画尽须人。

书记才偏称,朝廷意更亲。

绣衣行李日,绮陌别离尘。

报国将临虏,之藩不离秦。

豸冠严在首,雄笔健随身。

饮马河声暮,休兵塞色春。

败亡仍暴骨,冤哭可伤神。

上策何当用,边情此是真。

雕阴曾久客,拜送欲沾巾。

(0)

题栖霞寺庆上人院

居与鸟巢邻,日将巢鸟亲。

多生从此性,久集得无身。

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

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

(0)

江上送从兄群玉校书东游

逍遥蓬阁吏,才子复诗流。

坟籍因穷览,江湖却纵游。

眠波听戍鼓,饭浦约鱼舟。

处处迎高密,先应扫郡楼。

(0)

八月上峡

万里巴江水,秋来满峡流。

乱山无陆路,行客在孤舟。

汹汹滩声急,冥冥树色愁。

免为三不吊,已白一生头。

(0)

题阳山顾炼师草堂

若到当时上升处,长生何事后无人。

前峰自去种松子,坐见年来取茯神。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