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府违离二十年,弁兮突见外孙贤。
故因高韵如袁粲,岂但雄文似史迁。
兵甲喧豗征马地,音书断阻去鸿天。
因君略得平安信,诸老无多重怆然。
相府违离二十年,弁兮突见外孙贤。
故因高韵如袁粲,岂但雄文似史迁。
兵甲喧豗征马地,音书断阻去鸿天。
因君略得平安信,诸老无多重怆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久别重逢的温馨场景。开篇“相府违离二十年,弁兮突见外孙贤”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情和对后辈的期望。在这里,“相府”指的是官宦之家,而“违离”则是分隔。诗人在描述自己与家人二十年的别离,以及突然间得见外孙而感到欣慰。
接着,“故因高韵如袁粲,岂但雄文似史迁”两句,则赞扬了某位文学家的才华。这里的“故因”是指借用古人的风格,而“高韵”则是指高水平的文采。“袁粲”和“史迁”都是历史上的著名文学家,诗人将外孙比作这些伟大的文学巨匠,以示其赞赏之意。
下面,“兵甲喧豗征马地,音书断阻去鸿天”两句,则描绘了战乱和隔绝的景象。这里“兵甲喧豗”表达了一种战争的混乱声响,而“征马地”则是指军事活动频繁的地方。“音书断阻”意味着书信无法传递,信息不通,而“去鸿天”则是形容距离之远。
最后,“因君略得平安信,诸老无多重怆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稍微获得的平安消息感到欣慰。这里“因君”指的是因为某人的缘故,而“略得平安信”则是说得到了一些平安的消息。“诸老”泛指年长者,而“无多重怆然”则表达了他们不再有太多的忧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家人、文学和战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他对于平安与和谐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