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先天易,诸人识不破。
独一观物翁,入手不放过。
太极是生两,然后品物播。
参以邵子言,佛老义自堕。
所谓先天易,诸人识不破。
独一观物翁,入手不放过。
太极是生两,然后品物播。
参以邵子言,佛老义自堕。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赋十诗送赵然然如大都(其三)》。诗中作者表达了对古籍《易经》的深刻理解,以及通过阅读和领悟古籍来获得知识和智慧的态度。
“所谓先天易,诸人识不破。”这两句表明《易经》是先验的、超越时间的智慧之源,而大多数人无法真正领会其中的深奥。
“独一观物翁,入手不放过。”这里的“独一观物翁”形象化地描绘了诗人自己,他通过观察和思考一切事物,不让任何东西从他的理解中溜走。
“太极是生两,之后品物播。”这两句借用道家的哲学概念“太极”,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根本来源,即阴阳二气的生成。诗人通过这种哲学思考来评估和解读各种事物。
“参以邵子言,佛老义自堕。”这里,“邵子”通常指的是《庄子》,而“佛老”则是对道教与佛教的泛称。诗人表示,他的理解还参考了这些哲学思想,但并没有被其中任何一派所束缚。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方回广博的知识面、深邃的思考能力以及他在文化传承中的自信态度。这不仅是一次送别,更是诗人智慧和精神世界的一次抒发。
吾乡山水窟,莫如西溪幽。
延缘一径通,落落清瑶流。
夹岸无杂树,鹿角枝相樛。
霏微岚翠间,香雪千林浮。
有时略彴横,野竹寒修修。
寻幽窈窕入,落英满扁舟。
花阴路疑尽,豁然见平畴。
四山围净绿,土俗勤锄耰。
此中隐君子,毋乃栗里俦。
一茅粗剪葺,六枳纷环周。
虚空静生白,恍然物初游。
臞鹤唳天半,若与孤情酬。
仙源在枌榆,余胡久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