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十三示阿慈阙阙》
《七月十三示阿慈阙阙》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寺已馀十僧,田不登百数。

何以常乏食,强半了租赋。

今年失布种,正坐无牛具。

六月始分秧,江流冒塍路。

水退秧陷泥,经月已无雨。

枯根拆龟兆,瘦叶压勃土。

邻家饭早占,我方质袍裤。

此生为口腹,梦幻相煎煮。

阿慈佐井臼,事众耐辛苦。

今朝质且尽,父子屹相觑。

颓然辄坐睡,欠伸久不语。

只个甘露灭,可质请持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面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挣扎。诗中描述了寺庙僧侣数量减少,田地收成不佳,导致经常面临食物短缺的问题。僧人们勉强完成租税缴纳,却因今年无法播种布料而失去耕牛,使得六月开始的分秧工作遭遇重重困难。江水泛滥,秧苗陷入泥泞,长时间的干旱更是雪上加霜,导致秧苗枯萎,叶子瘦弱不堪。

在这样的背景下,邻居们已经早早地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他们却只能典当衣物来维持生计。诗人感慨人生如梦,为了口腹之欲而相互煎熬。他的女儿阿慈则承担起井臼之劳,尽管事情繁多,她却能忍受辛苦。然而,面对典当衣物后仍不足以解决的困境,阿慈所典当的衣物已经几乎耗尽,父女俩只能相对无言,愁眉不展。最后,诗人感叹于这种生活的苦涩,仿佛甘露般短暂的美好也无法持久,只能寄希望于未来。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悼亡三首·其一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

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

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

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0)

次韵葛丞至节见邀踏雪

照人好语妙阳台,佳节相随七日来。

甚欲去陪桃竹杖,可怜消尽豆秸灰。

喜君天上星辰次,赠我人间锦绣堆。

小试平章和气动,他年台鼎要盐梅。

(0)

嘉定庚辰正月二日杨尚书率同年团拜于西湖因为游湖之集适湖水四合乘兴凿冰泛舟如所约也杜侍郎赋诗和之

雪里同骑白玉鳌,湖山人物一时高。

银潢下泻波千顷,宝鉴旁开水半篙。

我欲乘风惊老大,谁将剪水戏儿曹。

梅花纸帐扁舟梦,但觉归心长羽毛。

(0)

题花

繁花昨夜香苞裂,露裛风吹照野时。

能与离人添怅望,一时留与子规啼。

(0)

秋雨怀友生

江城秋雨歇,孤坐役吟身。

草色荒三径,虫声满四邻。

边鸿来已近,庭叶落还频。

对此空搔首,无由面故人。

(0)

悯海棠

海棠前日满枝红,一夜飘飘卷地空。

多少荣华驹过隙,莫教容易负东风。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