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
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
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
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
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
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
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悼亡三首(其一)》,表达了对逝去爱人的深深怀念和悲痛之情。首句“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回忆了两人自结婚以来共同度过的岁月,时间之长令人感慨。接着,“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表达了对妻子的无尽思念,即使在生时相见都感到不够,更何况如今阴阳两隔。诗人感叹自己鬓发已斑白,暗示岁月无情,身体日渐衰弱,预感未来的孤独。“此身宁久全”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忧虑,担心不能长久保全。最后两句“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诗人决心死后要与妻子合葬,生前的悲伤泪水已经无法抑制,表达了他对亡妻的深切哀悼和永恒的爱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情厚意和生活无常的深深感慨。
少年轻薄不思家,雕阑闲煞芙蓉花。
花开花复落,对花发深嗟。
抱琴欲弹琴弦绝,当机丝乱不得结,别时春风今飞雪。
天涯到处多歌台,东停西泊无人催。
催君兮君不应,但望江上双鲤传书来。
书来君不来,泪痕相问斑如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