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舟愁唱恼公津,泪竹骚兰岁岁春。
尚有倖臣传赋草,已无博物识浮蘋。
秦关鹃泣君为虏,巫岫云迷女是神。
鴂舌休嗤风不竞,半吞八九岂无人。
胶舟愁唱恼公津,泪竹骚兰岁岁春。
尚有倖臣传赋草,已无博物识浮蘋。
秦关鹃泣君为虏,巫岫云迷女是神。
鴂舌休嗤风不竞,半吞八九岂无人。
这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哀愁。诗人以“胶舟愁唱恼公津”开篇,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愁绪巧妙融合,通过“泪竹骚兰岁岁春”进一步渲染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绵长。接下来,“尚有倖臣传赋草,已无博物识浮蘋”两句,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于人才与知识的重视。
“秦关鹃泣君为虏,巫岫云迷女是神”则将笔触转向更为具体的历史事件与人物,通过“鹃泣”与“云迷”的形象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女性命运的悲惨,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中个体命运的感慨。
最后,“鴂舌休嗤风不竞,半吞八九岂无人”表达了诗人对于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的无奈与讽刺,同时也流露出对于人才与公正的渴望与期待。整首诗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之间找到了平衡,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视角。
何处春能早,疏篱限激湍。
竹间烟雪迥,马上晚香寒。
唤渡聊相觅,巡檐得细看。
极知微雨意,未许日烘残。
汉家麟阁多王侯,冠佩相望经几秋。
昼锦声名两荣耀,惟有信州如相州。
国南门头折杨柳,借问江津垂白叟。
住在行都四十年,曾见归舟似公否?
人言公与赤松期,飚车羽轮来何时?
云出云归俱是道,苦学赤松还未妙。
君不见补陀大士海复山,随喜却来观世间。
我本住林屋,风吹来锦城。
锦城亦休乐?
所乐多友生。
相从不知久,相送不计程。
横绝峨眉巅,欲去有余情。
吾宗盖难弟,李郭人中英,二杨懿文德,谭子资粹清。
相视心莫逆,剧谈四筵轻。
明朝各回首,云水相与平。
我今投绂去,行且扶藜耕。
凄凉别知赋,慷慨结客行。
後会岂不好,路长恐寒盟。
诸贤乃不凡,骨相有功名。
大厦罩群木,明廷朝万灵。
王畿坦如砥,结绶当同登。
道傍石湖水,谁能叩柴荆。
梦中傥相见,秉烛听残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