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道谁能好,希声淡过琴。
不逢千载士,空负一生心。
古意常先得,闲情或对吟。
从教尘世上,难更说知音。
雅道谁能好,希声淡过琴。
不逢千载士,空负一生心。
古意常先得,闲情或对吟。
从教尘世上,难更说知音。
这首诗《酬王蜀子》由清代诗人李宪噩所作,通过其深邃的哲理与淡泊的情怀,展现了诗人对于雅道与知音的深刻思考。
首联“雅道谁能好,希声淡过琴”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以“雅道”为引,表达了对高洁之道的追求,而“希声”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追求的超然与淡泊,仿佛超越了世俗之乐,如同淡雅的琴声,引人入胜,却又难以言喻其妙。
颔联“不逢千载士,空负一生心”则流露出一种遗憾与无奈,诗人感叹于世间的知音难遇,即使有着一颗追求高雅之心,却似乎无法找到与之共鸣的灵魂伴侣,这种孤独感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使得诗句充满了深沉的情感色彩。
颈联“古意常先得,闲情或对吟”转而表达了一种对古代智慧与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认为在古人的智慧中能找到共鸣,通过吟诵诗歌来寄托自己的闲情逸致,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尾联“从教尘世上,难更说知音”则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收束全诗,诗人明白在尘世之中,知音难觅,但依然坚持着自己的追求与理想,这种坚韧与执着,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也是对高尚人格的自我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雅道、知音、古意、闲情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与情感世界,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凤城景色已含韶,人日风光倍觉饶。
桂吐半轮迎此夜,蓂开七叶应今朝。
鱼猜水冻行犹涩,莺喜春熙弄欲娇。
愧奉登高摇彩翰,欣逢御气上丹霄。
游宦劳牵网,风尘久化衣。
迹驰东苑路,望阻北岩扉。
及此承休告,聊将狎遁肥。
十旬俄委疾,三径且殊归。
茂陵窅难即,灵台暂可依。
疲疴旅城寺,延想属郊畿。
夕梦园林是,晨瞻邑里非。
绿畴良已秽,清濠旷不追。
野花何处落,山月几秋辉。
彼美符商政,优游绝汉机。
高情物累遣,逸气烟霞飞。
乐道方无闷,怀贤独有违。
尊虚旧园酒,琴静故人徽。
夏沼莲初发,秋田麦稍稀。
何当携手去,岁暮采芳菲。
桂亭依绝巘,兰榭俯回溪。
绮栋鱼鳞出,雕甍凤羽栖。
引泉聊涨沼,凿磴且通蹊。
席上山花落,帘前野树低。
弋林开曙景,钓渚发晴霓。
狎水惊梁雁,临风听楚鸡。
复看题柳叶,弥喜荫桐圭。
貂冠朝彩振,乌署晓光分。
欲啸迁乔侣,先飞掷地文。
庭虚麦雨润,林静蕙风薰。
嵇驾终难仰,梁凫且自群。
早闻年欲至,剪彩学芳辰。
缀绿奇能似,裁红巧逼真。
花从箧里发,叶向手中春。
不与时光竞,何名天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