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二飏扇》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二飏扇》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白扇非团扇,每来场圃见。

因风吹糠籺,编竹破筠箭。

任从高下手,不为暄寒变。

去粗而得精,持之莫言倦。

(0)
注释
白扇:指的可能是一种特殊的扇子,白色且不同于常见的团扇。
场圃:田间的场院或菜园。
糠籺:稻谷脱壳后的碎米,这里比喻扇子的轻盈飘动。
筠箭:竹子制作的箭,这里形容扇子边缘的细密。
暄寒:指冷热的天气。
持之莫言倦:长久握着也不会感到厌倦。
翻译
这不是普通的团扇,每次来到田间都能见到。
它随风摇曳,像糠籺在风中翻飞,竹篾编制的边缘如同破开的筠箭。
无论高低贵贱皆可使用,不会因为天气冷暖而改变。
去除粗糙,只留下精华,握着它永不觉得疲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飏扇》。诗中,诗人以白扇为题材,形象地描绘了农具中的扇子——不同于闺中女子使用的团扇,这种扇子更朴素实用。在田间地头,它常被用来驱赶糠籺(谷物碎屑)或破竹篾,无论天气如何变化,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冷时节,它都能保持其功能不变,不因外界环境而改变初衷。诗人赞美了这种扇子去芜存精的特点,即使长时间使用也不觉疲倦。整首诗寓含了对劳动工具的尊重和对农耕生活的理解,体现了诗人对朴素实用美的欣赏。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雪诗八首·其六

海风吹浪去无边,倏忽凝为万顷田。

五月凉尘渴人肺,不知价值几多钱。

(0)

牡丹和韵

光风为花好,奕奕弄清温。

撩理莺情趣,留连蝶梦魂。

饮酣浮倒晕,舞倦怯新翻。水竹傍○意,明红似故园。

(0)

来鹤亭

鸿渐偏宜丹凤南,冠霞帔月影毵毵。

酒酣亭上来看舞,有客新名唤作耽。

(0)

次韵范纯父涵星砚月石风林屏诗

月次于房历三星,斗牛不神箕独灵。

簸摇桑榆尽西靡,影落苏子砚与屏。

天工与我两厌事,孰居无事为此形。

与君持橐侍帷幄,同到温室观尧蓂。

自怜太史牛马走,伎等卜祝均倡伶。

欲留衣冠挂神武,便击云水归南溟。

陶泓不称管城沐,醉石可助平泉醒。

故持二物与夫子,欲使妙质留天庭。

但令滋液到枯槁,勿遣光景生晦冥。

上书挂名岂待我,独立自可当雷霆。

我时醉眠风林下,夜与渔火同青荧。

抚物怀人应独叹,作诗寄子谁当听。

(0)

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秉道有诗,次韵二首·其一

君不见元帅府前罗万戟,涛头未顺千弩射。

至今凤皇山下路,长借一箭开两翼。

我凿西湖还旧观,一眼已尽西南碧。

又将回夺浮山险,千艘夜下无南北。

坐陈三策本人谋,惟留一诺待我画。

老病思归真暂寓,功名如幻终何得。

从来自笑画蛇足,此事何殊食鸡肋。

怜君嗜好更迂阔,得我新诗喜折屐。

江湖粗了我径归,馀事后来当润色。

一庵闲卧洞霄宫,井有丹砂水长赤。

(0)

奉和陈贤良

不学孙、吴与《六韬》,敢将驽马并英豪。

望穷海表天还远,倾尽葵心日愈高。

身外浮名休琐琐,梦中归思已滔滔。

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鳌。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