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相见各开颜,载得春风入玉关。
邻里关心问筐箧,儿童拍手唱刀环。
且图傍岸牵舟住,竞说乘槎犯斗还。
海外名山都看遍,杖藜还看故乡山。
人人相见各开颜,载得春风入玉关。
邻里关心问筐箧,儿童拍手唱刀环。
且图傍岸牵舟住,竞说乘槎犯斗还。
海外名山都看遍,杖藜还看故乡山。
这首《远归》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描绘了诗人归乡时的喜悦与感慨。诗中以“人人相见各开颜”开篇,生动展现了乡亲们迎接归来的欢愉场景,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仿佛春风般温暖。接着,“载得春风入玉关”,不仅指实境中的春风,也暗喻诗人带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希望,如同春风一般,将温暖与生机带入了故乡的怀抱。
“邻里关心问筐箧,儿童拍手唱刀环。”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乡邻间的亲切互动与孩童的欢声笑语,体现了浓厚的人情味和乡土气息。乡邻们关心询问诗人的行囊,而孩子们则以欢快的歌声表达欢迎之情,这些细节都增添了诗歌的温馨氛围。
“且图傍岸牵舟住,竞说乘槎犯斗还。”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归乡途中与乡亲们的交流,以及他们对于诗人归来的热烈讨论。诗人或许在岸边停舟,与乡亲们交谈,而乡亲们则兴奋地谈论着他的归来,甚至想象他如何乘槎(古代传说中的木筏)穿越星斗返回故乡。
最后,“海外名山都看遍,杖藜还看故乡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川的深情眷恋。即便他游历过许多名山大川,但心中最向往的还是故乡的山水。这里的“杖藜”既指代了诗人的老迈之态,也象征着他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与回归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归乡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远方世界的探索与欣赏,更有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归属感。黄遵宪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将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创作出这首充满人文关怀与家国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