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绝山连白玉京,金华楼共日华明。
五真结就圆珠气,骨似丹琼貌似婴。
浮绝山连白玉京,金华楼共日华明。
五真结就圆珠气,骨似丹琼貌似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景象,充满了神秘与华美。诗人赵佶以“浮绝山连白玉京,金华楼共日华明”开篇,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纯净无瑕的世界,山峰与玉京相连,金华楼与日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着,“五真结就圆珠气”,这里的“五真”可能指的是五行之中的某种精神或力量,通过凝聚形成了如同圆珠般明亮的气息,进一步强化了仙境的神秘感和纯净之美。最后,“骨似丹琼貌似婴”一句,以“丹琼”和“婴”来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某种物质或存在,既像珍贵的宝石(丹琼),又如婴儿般纯净无暇,这种独特的比喻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暗示了某种内在的深刻含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与哲思的仙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纯净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宇宙奥秘的深刻洞察与感悟。
不醉如何。金樽满、抬头且劝嫦娥。
看今看古,为问可也愁么。
我踏红尘才廿载,已难禁蟋蟀声多。况来宵。
一分月缺,多半秋过。
空将流光掷却,但有谁绿鬓,不受消磨。
断砧零叶,催送急景如梭。
年年愿携此月,长留照当筵金缕歌。
瑶台近,任梦魂飞度,疏星澹河。
桐墨题欢,蒲帆卷恨,匆匆催上吴舲。
何处停桡,前头有座旗亭。
绿濛濛地人家柳,忆当初、此地移筝。
到如今、纸阁芦帘,记不分明。
人生但似江潮水,便两三枝桨,打也难分。
已是离筵,休教酒又愁醒。
湖天如梦低归雁,怕芦花、不算飘零。
一程程、风起潮声,雨做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