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致宏方城道中以诗见寄避地穷山秋雨仍作因次其韵》
《夏致宏方城道中以诗见寄避地穷山秋雨仍作因次其韵》全文
宋 / 张嵲   形式: 古风

柴门直面排青壁,山木凋霜疏寂历。

西风吹雨众山昏,声落茅檐断还滴。

每读离骚伤远游,一为迁客又经秋。

四时代谢不停轨,澄江万古长悠悠。

丹枫蕙叶照岩壑,物态故欲增繁忧。

诗成满岫湿烟起,寸心折尽空搔头。

(0)
注释
柴门:简陋的门。
青壁:青色峭壁。
凋霜:因霜而凋零。
疏寂历:稀疏而寂静。
迁客:被贬谪的人。
经秋:度过秋天。
时代谢:四季更替。
澄江:清澈的江水。
丹枫:红枫。
岩壑:山谷。
满岫:满山。
湿烟:雾气。
寸心:内心。
空搔头:徒然抓头。
翻译
柴门正对着青色的峭壁,山上的树木因霜而凋零,显得冷清寂静。
西风夹着雨,让周围的山峦变得模糊,风雨声打在茅屋上,时断时续地滴落。
每次阅读《离骚》,我都会为远行的人感到悲伤,自己也成了流放之人,又经历了一个秋天。
四季更迭,万物不停变换,但澄澈的江水却永恒流淌。
红枫和蕙草的光影映照山谷,自然景象似乎在增加我的忧虑。
写完诗后,满山雾气蒸腾,我的心事如烟,只能徒然抓头思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山中景象,诗人寄情于自然之美,以抒发胸中的愁思。首句“柴门直面排青壁”,设定了一个幽静的避世之所,给人以超然物外的感觉。而“山木凋霜疏寂历”则展示了秋天枯萎的树木与寒冷的霜雪交织出的荒凉景象。

接下来的“西风吹雨众山昏”,通过动态的描写,传递出秋日连绵的雨意,使人感受到一种萧瑟的气氛。其中“声落茅檐断还滴”细腻地捕捉了雨滴落在茅草上的声音,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湿润。

诗人的情感随后展开,“每读离骚伤远游,一为迁客又经秋”,表达了对古代文学作品《离骚》的共鸣,以及对于流离失所、长久漂泊之痛的深刻理解。这里,"一为迁客又经秋"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四时代谢不停轨,澄江万古长悠悠”则是对历史沧桑与自然永恒的一种感悟。诗人通过对四季更替和时代变迁的观察,以及对澄清江水流经千古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自然界的永恒。

接着,“丹枫蕙叶照岩壑,物态故欲增繁忧”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致描写,诗人透露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这里的“物态故欲增繁忧”,似乎是在说尽管周围的自然美景令人心旷神怡,但却也增加了自己的烦恼。

最后,“诗成满岫湿烟起,寸心折尽空搔头”表达了完成一首诗作后那种既满足又无奈的情绪。这里的“湿烟起”和“空搔头”,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山中独处时的心境与举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抒发了诗人对远游、流离失所以及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作者介绍
张嵲

张嵲
朝代:宋   字:巨山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生辰:1096—1184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你喜欢

元夕

东家火树夜光飘,堂上春寒向晚消。

楚舞吴歌盈耳目,千金一刻度良宵。

(0)

太常卿夏公仲昭进阶从二品时年七十七

云鹤上罗衣,犀鞶映寿眉。

年高喜身健,恩重觉行迟。

(0)

画册四景·其一

浦阔帆如马,归心犹厌迟。

莫因顺风里,忘却逆风时。

(0)

题龚竹乡手卷诗七首·其一

当年捧檄佐湖湘,莲幕风清化日长。

从此飞腾霄汉近,羽仪光采姓名香。

(0)

暮春口号五首·其五

安得名山去,追寻向子平。

烟霞无俗迹,林壑遂幽情。

大药终难就,衰颜或可更。

长镵与短褐,采药过余生。

(0)

赋贫士效陶渊明二首·其二

田园久芜秽,解组赋归来。

翳翳三径中,稚子紫门开。

匪我与俗违,俗情不我谐。

种苗杂稊稗,种豆生草莱。

生计日已疏,悬罄实可哀。

田父携酒至,慰我且舒怀。

偶兹值未登,方春奚可涯。

感父殷勤意,不觉倒樽罍。

酒中有真乐,陶然百忧排。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