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阳台.题双溪蚱蜢载愁图》
《高阳台.题双溪蚱蜢载愁图》全文
清 / 关锳   形式: 词  词牌: 高阳台

桐墨题欢,蒲帆卷恨,匆匆催上吴舲。

何处停桡,前头有座旗亭。

绿濛濛地人家柳,忆当初、此地移筝。

到如今、纸阁芦帘,记不分明。

人生但似江潮水,便两三枝桨,打也难分。

已是离筵,休教酒又愁醒。

湖天如梦低归雁,怕芦花、不算飘零。

一程程、风起潮声,雨做秋声。

(0)
鉴赏

这首《高阳台·题双溪蚱蜢载愁图》描绘了一幅充满离愁别绪的画面。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营造出一种哀婉而深沉的艺术氛围。

“桐墨题欢,蒲帆卷恨”,开篇即以对比手法,将欢愉与愁恨并置,预示着接下来将是一段情感的跌宕起伏。桐木上的题字记录了欢聚的瞬间,而蒲帆卷起的愁云则预示着离别的即将到来。

“何处停桡,前头有座旗亭”,旗亭是古代供行人休息的地方,此处暗示主人公即将到达一个暂时的停留点,然而这不过是离别前的短暂喘息。旗亭的存在,更添了几分离愁。

“绿濛濛地人家柳,忆当初、此地移筝”,柳树依依,绿意盎然,勾起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移筝的动作,既是对过往欢乐的怀念,也是对即将失去这一切的不舍。

“到如今、纸阁芦帘,记不分明”,纸阁和芦帘象征着简陋的居所,主人公在离别之际,只能依稀记得过去的场景,情感的模糊与记忆的碎片化,增加了离愁的深度。

“人生但似江潮水,便两三枝桨,打也难分”,将人生比作江潮,比喻人生的起伏不定,即使只有两三枝桨,也无法轻易分开。这里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离别难以抗拒的无奈。

“已是离筵,休教酒又愁醒”,离别宴席上,酒本应助兴,却反而让人愁上心头。酒醒之后,离愁更甚,体现了情感的复杂与深刻。

“湖天如梦低归雁,怕芦花、不算飘零”,湖面上的归雁,仿佛是主人公内心的写照,它们在天空中划过,如同梦境一般。芦花的飘零,象征着主人公的孤独与漂泊,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一程程、风起潮声,雨做秋声”,每前行一步,都伴随着风起潮涌、秋雨绵绵的声音,这些自然界的声响,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也寓意着主人公内心的波澜。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世界,展现了词人对人生离合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关锳
朝代:清

清浙江钱塘人,字秋芙。诸生蒋坦妻。工书、画、琴及诗词。多愁善病,诵经学佛。早卒,坦著《秋灯琐忆》记其事。有《三十六芙蓉诗存》、《梦影楼词》。
猜你喜欢

送俊明李提举·其三

时贤落落甚晨星,世事如棋局又新。

赤白交驰边面急,腐红销尽国中贫。

谁令野有横舟者,应是朝无惜宝人。

握手不堪离思满,愿公自爱庙堂身。

(0)

长安李晦叔醉老庵

醉老名庵晦叔为,庵中长是醉淋漓。

扶头未得日过午,门外万端俱不知。

(0)

闻季万至

去年别我旋出岭,今年汝来亦至燕。

弟兄一囚一乘马,同父同母不同天。

可怜骨肉相聚散,人间不满五十年。

三仁生死各有意,悠悠白日横苍烟。

(0)

张世杰第四十二

长风驾高浪,偃蹇龙虎姿。

萧条犹在否,寒日出雾迟。

(0)

竹花

黄家紫家斗魏姚,夷齐玉立青萧萧。

便是人间小天地,不特水上作萍漂。

(0)

同赋蚊

生长虽微细,翾飞逐盛阳。

吾身非铁石,尔觜太铦刚。

戢戢朝藏壁,喧喧暮满房。

灯前已环绕,檐角尚悠扬。

纱眼能缘过,冰肤亦噬伤。

用心均货殖,损物亚螟蝗。

栖宿么虫巧,追擒蝙蝠忙。

秋风动天地,尔辈更凄凉。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