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约人泛舟》
《约人泛舟》全文
宋 / 张嵲   形式: 古风

前旬小雨飞廉纤,今旬夜雨声满檐。

高原草青花欲消,幽人意与春萧条。

四山不复见桃李,开到梨花春有几。

似闻城下野水生,正好浮舟烟雨里。

(0)
注释
前旬:指过去的十天。
廉纤:形容雨丝细密。
夜雨声满檐:夜晚的雨声大得好像充满了屋檐。
高原草青:高原上的草地一片翠绿。
幽人:隐士,此处指诗人自己。
春萧条:春天显得冷清、寂寥。
四山不复见桃李:四周的山上已经看不到桃花和李花。
开到梨花春有几:梨花开了,春天还能持续多久。
城下野水生:城下的河水上涨。
浮舟烟雨里:在烟雨中划船。
翻译
上旬的小雨如细丝飘落,这旬夜晚的雨声充满屋檐。
高原上的花草似乎快要凋零,诗人的内心也因春天的萧瑟而凄凉。
四周的山上已不再有桃花李花盛开,梨花开放的春天还有多少时日呢。
仿佛听到城下的野外水位上涨,正适合在烟雨中划船漫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雨中的山村风光画面,诗人通过对比两个时段的细雨,以及对春天自然景物的观察,抒发了自己与世隔绝、隐居山林的情怀。

诗的前两句“前旬小雨飞廉纤,今旬夜雨声满檐”,通过对比上旬和本旬的细雨,表现出春天雨水不断的景象。这里的小雨既润物又不破坏春意,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细微变化的观察。

“高原草青花欲消,幽人意与春萧条”则描绘了一幅山村初春的情景,高原上的草已经绿了,野花即将凋谢。"幽人"指隐居的人,即诗人自己,他的心境和春天的萧瑟相随,这里的“萧条”形容春意的淡薄,也反映了诗人的情感。

接着,“四山不复见桃李,开到梨花春有几”,则表达了对外界美景的怀念与失落。"四山"指的是周围的高山,而不能再看到桃李,这里可能隐含着一种隔绝和独处的情绪。诗人提及“梨花”,是因为它比桃李开放时间晚,询问春天还剩多少时日,也许是在叙述春天即将逝去的无常。

最后,“似闻城下野水生,正好浮舟烟雨里”,则是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解脱的向往。这里的“似闻”表示一种想象中的声音,而不是真实听到的,这里的“野水生”指的是远方的溪流在春天中苏醒的声音。“正好浮舟烟雨里”,则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乘船漂泊,融入烟雨之中,是诗人对于自由和超脱尘世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隐居者与自然合一、超然物外的情怀。

作者介绍
张嵲

张嵲
朝代:宋   字:巨山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生辰:1096—1184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你喜欢

恭谒三大忠祠·其二

祠堂寂寞越城边,一片风吹绿草烟。

词客旧多亡国恨,骚人今有礼魂篇。

将军力向天风尽,丞相心为海日悬。

羡绝当年孙典籍,太平先在圣人前。

(0)

归自淮阳喜见元孝金吾

嗟君玉貌晚逾鲜,能处重围是鲁连。

金马自昌忠烈后,锦衣还在圣明前。

弹琴不作拘幽操,扣剑惟歌独禄篇。

我正东求仓海返,相逢尊酒夜频传。

(0)

归越书怀代景大夫作

携家两载适东吴,虎踞龙盘待霸图。

门下未甘长铗在,桥边不叹大家无。

西川欲去因先主,南越频归为老夫。

展转无成空白发,养亲依旧一屠沽。

(0)

答星子令

芙蓉九叠县西邻,为政风流羡子真。

白鹿朝陪贤太守,青凫夜逐古仙人。

思从弟子为都讲,欲向东林作逸民。

栗里溪中馀醉石,相留高卧过三春。

(0)

大寒·其一

大寒偏易暖,寒向小寒时。

亦有空林雪,梅花似不知。

病烦春色早,贫恐水仙迟。

多谢萋萋草,穿冰已作丝。

(0)

落花·其二

东风元不恶,花片喜沾泥。

色谢鲛人染,香辞凤子栖。

蘼芜恩易断,芣苡命难齐。

多负场师意,栽培在玉闺。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