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陈符宝去非》
《赠陈符宝去非》全文
宋 / 张嵲   形式: 古风

大雅久不作,此风日萧条。

纷纷世上儿,啁啾乱鸣蜩。

唯公妙句法,字字陵风骚。

如鼓清庙弦,听者无淫滔。

癯瘦藏具美,和平蓄馀豪。

思苦理自寄,志深言益高。

顾我吟风苦,知公心力劳。

世无杜陵老,谁知何水曹。

柳韦傥可作,论诗应定交。

(0)
注释
大雅:高尚的诗歌。
萧条:衰落。
纷纷:纷繁。
啁啾:鸟鸣声。
妙句法:巧妙的诗句结构。
陵风骚:超越风华才情。
淫滔:过度的欲望。
癯瘦:清瘦。
和平:平和。
杜陵老:杜甫。
何水曹:比喻职位不高但有才华。
柳韦:柳宗元、韦应物。
论诗应定交:如果论诗会成为深厚的友谊。
翻译
高尚的诗歌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这种风气日渐衰落。
世间纷繁的少年们,像蝉鸣般嘈杂喧闹。
只有您的诗句巧妙无比,字字超越风华和才情。
如同在清庙中敲击琴弦,听者无不被其纯净打动,不会沉溺于过度的欲望。
您的作品虽清瘦却蕴含深意,平和中藏着激昂的豪情。
您的思考深入,道理自然流露,言辞也因此显得高远。
看我苦于吟咏,深知您创作时的艰辛与努力。
世间若无杜甫这样的老人,又有谁能理解您的才华,如同水曹这样的职位。
如果柳宗元、韦应物能与您比肩,论诗定会成为一段佳话。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张嵲的作品,名为《赠陈符宝去非》。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朋友陈符宝的崇敬与怀念,以及对其诗歌才华的高度评价。

“大雅久不作,此风日萧条。” 开篇便表达了作者对于长时间没有创作出优秀诗篇的感慨,认为此时文坛气象已不如往昔。"纷纷世上儿,啁啾乱鸣蜩" 这两句则是对当下文人浮夸、缺乏真才之嘲讽,觉得他们的言论杂乱无章,如同蝗虫一般喧嚣。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却高度赞扬了陈符宝的诗歌:“唯公妙句法,字字陵风骚。” 这里,“公”指的是陈符宝。"妙句法" 表示他诗歌的技巧和艺术规律,而“字字陵风骚”则是对他的诗作在文学上的高度评价,认为每一个字都超越了古代的名篇《风骚》。

接下来的“如鼓清庙弦,听者无淫滔。” 则形容陈符宝的诗歌如同清脆悦耳的琴声,在净洁的庙宇中回响,让人听了心旷神怡,不愿离开。

“癯瘦藏具美,和平蓄馀豪。” 这两句描绘了陈符宝外表谦逊而内蕴深厚,其诗作之美在于其内涵的丰富与和谐之中蕴含着非凡的才华。

“思苦理自寄,志深言益高。” 这里作者赞扬陈符宝思考深刻、情感真挚,每一番言语都透露出不凡的思想深度。

接着,“顾我吟风苦,知公心力劳。” 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友人诗作投入极大的精力与感情有所共鸣。

“世无杜陵老,谁知何水曹。” 这两句则是感慨于当今世上再难寻觅像唐代的杜甫那样的伟大诗人,又或者问谁能知道陈符宝这般才华如同古时的曹植。

最后,“柳韦傥可作,论诗应定交。” 作者认为像柳永、 韩愈这样的人物都可以和陈符宝并肩,而对于诗歌的评价,也应当与他交流,因为在作者看来,陈符宝是真正懂得诗之美好的人。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张嵲对朋友才华的高度认可,更反映出当时文学界对优秀诗作的渴望和对于纯粹文艺追求的赞赏。

作者介绍
张嵲

张嵲
朝代:宋   字:巨山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生辰:1096—1184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你喜欢

更漏子·其二

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

虚阁上,倚阑望,还似去年惆怅。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0)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其五十三

赤龙停步彩云飞,共道真王海上归。

千岁红桃香破鼻,玉盘盛出与金妃。

(0)

莲花

影欹晴浪势欹烟,恨态缄言日抵年。

轻雾晓和香积饭,片红时堕化人船。

人间有笔应难画,雨后无尘更好怜。

何限断肠名不得,倚风娇怯醉腰偏。

(0)

九日病起

重阳开满菊花金,病起榰床惜赏心。

紫蟹霜肥秋纵好,绿醅蚁滑晚慵斟。

眼窥薄雾行殊倦,身怯寒风坐未禁。

沈醉又成来岁约,遣怀聊作记时吟。

(0)

送溪州使君

兵寇伤残国力衰,就中南土藉良医。

凤衔泥诏辞丹阙,雕倚霜风上画旗。

官职不须轻远地,生灵只是计临时。

灞桥酒盏黔巫月,从此江心两所思。

(0)

西京道德里

秦树团团夕结阴,此中庄舄动悲吟。

一枝丹桂未入手,万里苍波长负心。

老去渐知时态薄,愁来唯愿酒杯深。

七雄三杰今何在,休为闲人泪满襟。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