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诛茅,不木不土。此君惠然,聿来胥宇。
《赵平甫幽居八操·其一筠居操》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赵平甫先生在幽居中与竹子的和谐共处,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之美。
“公子诛茅,不木不土。”开篇以“公子”称呼赵平甫,显示了对他的尊敬和赞赏。他选择在茅屋中生活,既非纯粹的木屋,也非普通的土房,这暗示着他的生活方式独特而高雅,与自然紧密相连。
“此君惠然,聿来胥宇。”“此君”指竹子,这里运用了典故,将竹子比作君子,表达了对竹子的敬重。赵平甫先生的到来,如同竹子般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使得居所充满了生机与雅致。这里的“聿来胥宇”,生动地描绘了竹子与居所的和谐共生,象征着主人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赵平甫先生与竹子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他在幽居生活中追求的自然和谐与精神高洁。杨万里以简洁而富有意蕴的语言,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月五日南京梢工来报船经金人残毁之后尚有书籍存者且以二诗为信忽睹高仲夷唱和诗不胜感叹辄用其韵识其事率同赋
桃花源上避秦人,岂料渔舟见此身。
胡虏杀人掊玉帛,简编破椟委泥尘。
谁施骨肉死生惠,只有皇天后土仁。
可保斯文犹未堕,庙堂宜亦用儒臣。
韩退之蓝田丞厅记所谓雁鹜者相承以为吏每切不然往往人未之信偶读吴子宽诗有雁鹜庭空之语因作此云
退之作文自天巧,读者未免加人私。
纸尾连衔行雁鹜,同僚翻作刻木期。
句读中分肯趣短,一辈抱睨何多为。
自唐及今袭讹舛,文公有神应点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