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夜东风入烧痕,塞垣南望接吴门。
一川霭霭明残照,千里萋萋黯别魂。
梦破池塘青乍晓,舞阑台榭绿犹温。
汉宫多少芳菲地,何处偏涵雨露恩。
几夜东风入烧痕,塞垣南望接吴门。
一川霭霭明残照,千里萋萋黯别魂。
梦破池塘青乍晓,舞阑台榭绿犹温。
汉宫多少芳菲地,何处偏涵雨露恩。
这首《春草》由明代诗人石宝所作,描绘了春天草木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情感。
首联“几夜东风入烧痕,塞垣南望接吴门”以东风为引子,暗示春意渐浓,东风吹过之处,仿佛连绵的草色与远方的吴门相连,营造出一幅辽阔而深远的画面。
颔联“一川霭霭明残照,千里萋萋黯别魂”进一步展开画面,一川之上,云雾缭绕,夕阳余晖映照,草色浓郁,却也暗含离别的哀愁,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巧妙融合。
颈联“梦破池塘青乍晓,舞阑台榭绿犹温”转而描写清晨时分,池塘边草色初醒,仿佛是梦境刚刚破晓;舞榭歌台虽已落幕,但绿意犹存,暗示着即使繁华不再,生命之绿依然不减。
尾联“汉宫多少芳菲地,何处偏涵雨露恩”则以历史典故收束全诗,将目光投向古代的汉宫,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滋养的感慨,同时也暗含对当下处境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草木生长的美丽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时光流逝、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季也有行役,我思独悠悠。
亲朋非不多,子能从之游。
挂席上湘水,青山挟行舟。
篮舆问岭路,政尔荔子秋。
人言桂林好,颇复类中州。
近郊多胜概,雉堞冠层楼。
待渠幕府暇,时与同冥搜。
吾子有令姿,胸中富九流。
处世多龃龉,但当付沧洲。
超然扩遐思,讵可耳目谋。
愿为百鍊刚,莫作绕指桑。
昔人不吾欺,子盍试反求。
预想他年归,此地复绸缪。
刮目看二子,一笑纾百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