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也有行役,我思独悠悠。
亲朋非不多,子能从之游。
挂席上湘水,青山挟行舟。
篮舆问岭路,政尔荔子秋。
人言桂林好,颇复类中州。
近郊多胜概,雉堞冠层楼。
待渠幕府暇,时与同冥搜。
吾子有令姿,胸中富九流。
处世多龃龉,但当付沧洲。
超然扩遐思,讵可耳目谋。
愿为百鍊刚,莫作绕指桑。
昔人不吾欺,子盍试反求。
预想他年归,此地复绸缪。
刮目看二子,一笑纾百忧。
季也有行役,我思独悠悠。
亲朋非不多,子能从之游。
挂席上湘水,青山挟行舟。
篮舆问岭路,政尔荔子秋。
人言桂林好,颇复类中州。
近郊多胜概,雉堞冠层楼。
待渠幕府暇,时与同冥搜。
吾子有令姿,胸中富九流。
处世多龃龉,但当付沧洲。
超然扩遐思,讵可耳目谋。
愿为百鍊刚,莫作绕指桑。
昔人不吾欺,子盍试反求。
预想他年归,此地复绸缪。
刮目看二子,一笑纾百忧。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父亲对儿子远行的思念和期望。开篇即表达了季节更迭,自己内心的忧虑与孤独,但又充满期待,因为孩子能够跟随他人去游历四方。在自然景观的描绘中,诗人提到了湘水、青山、行舟,营造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同时,通过“政尔荔子秋”一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孩子成长的关注和对季节更替的感慨。
接着,诗中提到了桂林之美,并与中州相比较,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地理知识,也反映出他对美好风景的向往。"近郊多胜概,雉堞冠层楼"则是对桂林地区壮观建筑的赞叹。
在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孩子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和信心,希望他能够超脱世俗的纷扰,拥有广博的学识。通过“愿为百鍊刚,莫作绕指桑”一句,可以看出诗人对儿子坚定品格的期待。
最后两句"预想他年归, 此地复绸缪。刮目看二子,一笑纾百忧"表达了诗人对于孩子们将来能够团聚在一起的美好憧憬,以及这种团聚能带来的快乐和解忧。
整首诗流露出深情与豁达,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也有对亲情和未来的美好展望。
惜春归、送春惟有,乱红扑蔌如雨。
乱红也怨春狼藉,揾得泪痕无数。肠断处。
更唤起、琼鹊催发长亭路。征鞍难驻。
但脉脉含颦,嗔人底事,刚爱逐春去。
阑干凭,芳草斜阳凝伫。愁连满眼烟树。
?松不理金钗溜。鸾镜一奁香雾。花谁主。
怅□□、玉容寂寞春知否。单衣懒御。
任门外东风,流莺声里,尽日搅飞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