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雁水乡飞,京华信自稀。
箪瓢贫守道,书剑病忘机。
叠鼓吏初散,繁钟鸟独归。
高梧与疏柳,风雨似郊扉。
燕雁水乡飞,京华信自稀。
箪瓢贫守道,书剑病忘机。
叠鼓吏初散,繁钟鸟独归。
高梧与疏柳,风雨似郊扉。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寂与淡泊的生活情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燕雁水乡飞"一句,以燕子和雁鸟的飞翔来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而"京华信自稀"则透露出对尘世名利的淡漠,表明诗人已不再追求那些繁华但虚幻的事物。
"箪瓢贫守道"一句中的"箪瓢"是古代农家用具,比喻简单朴素的生活,而"书剑病忘机"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功名利禄的淡忘,甚至连曾经珍视的书籍与武器也因为疾病而无暇顾及。
接下来的"叠鼓吏初散"写出了晨曦微露时分,官府中的鼓声渐渐散去,这是对日常生活节奏的一个描绘。"繁钟鸟独归"则通过繁钟(可能指庙宇或宫殿中的大钟)和归巢的鸟儿来表达一种寂静与孤独的情感。
最后两句"高梧与疏柳,风雨似郊扉"中,"高梧"可能是形容树木的高大,而"疏柳"则是稀疏的柳树。"风雨似郊扉"则把自然界的风雨比作偏僻之地的大门,这里寓意着诗人对远离尘嚣的向往。
总体而言,许浑在这首诗中通过对静谧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
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
终须买取名春草,处处将行步步随。
年颜老少与君同,眼未全昏耳未聋。
放醉卧为春日伴,趁欢行入少年丛。
寻花借马烦川守,弄水偷船恼令公。
闻道洛城人尽怪,呼为刘白二狂翁。
寇贼起东山,英俊方未闲。
闻君新应募,籍籍动京关。
出身文翰场,高步不可攀。
青袍未及解,白羽插腰间。
昔为琼树枝,今有风霜颜。
秋郊细柳道,走马一夕还。
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山。
何必事州府,坐使鬓毛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