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平乐·其二》
《清平乐·其二》全文
唐 / 冯延巳   形式: 词  词牌: 清平乐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0)
注释
砌:台阶。
特地:特别。
朱阑:一作“朱栏”,红色的栏杆。
翻译
雨后初晴,夕阳残照,烟霭空濛一片,暮色中但见新池绿水盈盈,一片春意盎然。成对的燕子飞回柳树低垂的庭院,小小的阁楼里画帘高高卷起。
黄昏时独自倚着朱栏,不知不觉已看到西南天空挂着一弯如眉的新月。夜风卷起台阶上的落花,微微拂过罗衣,只感到春寒袭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时刻。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开篇即以雨后初晴的情景为画面背景,绿意盎然的池塘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里的“雨晴”、“烟晚”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柔和的氛围,而“绿水新池满”则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动景象。

“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接下来,诗人描写了燕子在垂柳间穿梭,给这宁静的环境增添了一抹生机。小巧的阁楼和高卷的画帘,更增加了几分私密与雅致。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诗人独自倚靠在朱红色的栏杆旁,目光所及,是那挂在西南天际、新生的弯月。这里的“黄昏”、“独倚”、“西南新月”,共同构筑了一个悠闲、宁静的晚间时刻。

“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诗尾两句,则描绘了春日里落花飘零的情景,以及那不经意间袭来的微冷。这里的“砌下”、“落花”、“罗衣”、“春寒”,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清新而又带有一丝凉意的春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欣赏,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冯延巳

冯延巳
朝代:唐   字:正中   籍贯: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   生辰:903--960

冯延巳(903年—960年),又作冯延己、冯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有词集《阳春集》传世。
猜你喜欢

寄高知县

下疑河岳上星辰,何处勾连得此身。

天上未旌强项令,督邮多见折腰人。

青天白日孤城晓,碧柳黄鹂万井春。

涧底菖蒲真未有,堪君服食更通神。

(0)

忆鹤

孤山有月好西湖,只问湖中鹤在无。

颈阁瘦躯三尺半,声摇残梦四更初。

青田别去何由见,赤壁飞来不受呼。

寂寞小斋谁作伴,赛兰香袅旧团蒲。

(0)

送罗养明还江右·其一

长寄湖西梦里身,扁舟春早忽相寻。

乾坤自古悲难合,伯仲而今契亦深。

草色正催公子醉,花枝不称老年心。

何须袖却鸳鸯手,更向沧溟问我针。

(0)

读张曲江撰徐䀻君墓碣·其四

一木能支大厦颠,栖栖徒只喻当年。

身垂白发西山里,光射青牛北斗边。

信史只今文献碣,清风何日豫章传。

狂歌乱耳不足献,依旧生刍置墓前。

(0)

彭司寇挽词·其二

侃侃亦訚訚,行违榜要津。

鸟还江上暝,人老世间春。

禄尽休言命,愁多不为亲。

武夷最高处,东望一沾巾。

(0)

再和晓枕寄廷实·其二

万往皆有复,左车不复生。

西风今夜起,朗月四山明。

天马非常步,铁桥相伴清。

去去莫复顾,衡山顶上行。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