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秦复滞燕,不觉近衰年。
旅貌同柴毁,行衣对骨穿。
篱寒多啄雀,木落断浮烟。
楚夜闻鸣雁,犹疑在塞天。
游秦复滞燕,不觉近衰年。
旅貌同柴毁,行衣对骨穿。
篱寒多啄雀,木落断浮烟。
楚夜闻鸣雁,犹疑在塞天。
这是一首描绘深秋、冬季景象的诗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反映出诗人在异乡漂泊时的孤独和凄凉之感。从“游秦复滞燕,不觉近衰年”可以看出诗人在旅途中,岁月匆匆,青春逐渐消逝而不自知。接着,“旅貌同柴毁,行衣对骨穿”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容颜因长期的旅行而显得疲惫不堪,衣着单薄,寒风透骨。
“篱寒多啄雀,木落断浮烟”则是景色上的描写,篱笆间的寒冷吸引了许多啄食的麻雀,而树叶纷纷飘落,带走了一缕缕的淡淡云烟。这些生动的画面勾勒出冬日的萧瑟与宁静。
最后,“楚夜闻鸣雁,犹疑在塞天”表达了诗人在深夜听到雁叫声时,心中仍然存有对边疆战事的担忧和不确定感。整体来看,这段诗句通过对冬日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写,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怀与境遇。
崩岸怯随波,惊涛日就涌。
所居远其安,千年劳奔汹。
绿草亦何辜,漂流频接踵。
沓浪竞突吞,难恃春风宠。
披靡蹙洄舠,短樯慄以悚。
寸进从弱丝,迟迟相立拱。
递来不一形,化变于焉总。
中有至理存,鬼神不敢奉。
博厚深地力,于兹觇厥勇。
变乃得其常,不泄先不壅。
聚散漠无端,通气为任重。
微分广大情,位此当倥偬。
是亦坎坤门,示我于静动。
抱玉自南来,弭节旋捐玦。
扰扰竟何成,理弱媒终拙。
喔咿不可为,突梯性所劣。
迟暮固堪忧,竞进仍非屑。
徒兴岐路悲,急还穷途辙。
执戟亦以疲,不如独关闭。
哀哉楚山愚,涕尽继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