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放言六首·其四》
《放言六首·其四》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提瓶挈水非容易,久住都来信宿因。

近学维摩空一室,还同鲁祖坐三春。

亲承尽是门庭事,道谊难为溪壑人。

岂到白头方觑破,生涯谁道有天真。

(0)
鉴赏

这首诗以“放言”为主题,透露出诗人对人生、修行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首句“提瓶挈水非容易”,形象地描绘了修行之路的艰辛与不易,如同提着瓶子提水般费力。接着,“久住都来信宿因”则表达了长时间坚持修行的必要性,即使只是短暂的停留,也应视为修行的一部分。

“近学维摩空一室,还同鲁祖坐三春。”这里引用了佛教中维摩诘居士的故事以及鲁祖(即鲁仲连)的典故,象征着诗人学习高僧大德的清净生活,以及像鲁仲连那样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通过这两句,诗人展现了自己在修行路上的追求与实践。

“亲承尽是门庭事,道谊难为溪壑人。”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修行与人际关系的理解。他认为,修行不仅仅是个人内心的修炼,更是与他人相处之道的体现。这里的“门庭事”指的是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的琐事,而“道谊”则是指遵循道德与友谊的原则。诗人强调,即使在最平凡的日常中,也要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友情。

最后,“岂到白头方觑破,生涯谁道有天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真谛的探索和理解。他指出,真正的智慧和领悟并非等到年老才得,而是贯穿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诗人认为,生活的本质并不在于表面的天真或单纯,而在于深入理解人性、社会和宇宙的复杂性,并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修行、人生和社会关系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桐庐夜泊

合江亭前秋水清,归人罢市无馀声。

灯光隐见隔林薄,湿云闪露青荧荧。

楼台渐稀灯渐远,何处吹箫犹未断。

凄风凉叶下高桐,半夜仙人来绝巘。

江霏山气生白烟,忽如飞雨洒我船。

倚篷独立久未眠,静看水月摇清圆。

(0)

禅居

晓风飘磬远,暮雪入廊深。

念载禅房宿,慇勤自洗心。

(0)

鹧鸪天.寿潘君美

萱草堂前锦棣花。灵椿树下玉兰芽。

二毛鬓莫惊青鉴,五朵云须上白麻。

携斗酒,醉君家。春风吹我帽檐斜。

座中贵客应相笑,前日疏狂未减些。

(0)

江城子令.与小李先待诏

人情胶漆道情乖。昧灵台。翳尘埃。

不惧如山,贩骨走轮回。

见在宝躯今不悟,千万劫,朽仙材。

好收□住武都阶。药苗栽。结神胎。

九转功成,方寸蕊珠开。

体混净光从隐显,随眼底,是蓬莱。

(0)

酹江月

古今贩骨,想生来死去,荣枯多少。

百载光阴四序逼,不觉形容衰老。

世伪浮华,转头如梦,到底成虚娇。

无生一念,念道真明达了。

最好福地清居,依山临水,自在携筇到。

占得真欢霞洞隐,无事闲看圣教。

功行周圆,完全性命,胜似重修醮。

炼成道体,别有金书来诏。

(0)

垂杨

关山杜宇。甚年年唤得,韶光归去。

怕上高城望远,烟水迷南浦。

卖花声动天街晓,总吹人、东风庭户。

正纱窗、浓睡觉来,惊翠蛾愁聚。一夜狂风横雨。

恨西园、媚景匆匆难驻。

试把芳菲点检,莺燕浑无语。

玉纤空折梨花捻,对寒食、厌厌心绪。

问东君,此别经年,落花谁是主。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