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胶漆道情乖。昧灵台。翳尘埃。
不惧如山,贩骨走轮回。
见在宝躯今不悟,千万劫,朽仙材。
好收□住武都阶。药苗栽。结神胎。
九转功成,方寸蕊珠开。
体混净光从隐显,随眼底,是蓬莱。
人情胶漆道情乖。昧灵台。翳尘埃。
不惧如山,贩骨走轮回。
见在宝躯今不悟,千万劫,朽仙材。
好收□住武都阶。药苗栽。结神胎。
九转功成,方寸蕊珠开。
体混净光从隐显,随眼底,是蓬莱。
这首元代刘志渊的《江城子令·与小李先待诏》是一首描绘人世间情感纠葛与修炼心境的词作。词中以"人情胶漆道情乖"起笔,暗示世俗情感深厚而道义上却有所偏离,如同胶漆难以融合。"昧灵台,翳尘埃"进一步描绘了心灵被尘世蒙蔽的状态,暗指主人公对修行之路的迷失。
"不惧如山,贩骨走轮回"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对生死轮回的无畏态度,即使身处尘世纷扰,仍执着于寻求解脱。"见在宝躯今不悟,千万劫,朽仙材"揭示了主人公对于当下宝贵生命的忽视,认为自己尚未觉悟,即使历经无数劫难,也只是凡俗之身。
下片转向修炼之道,"好收□住武都阶"中的"武都阶"可能指的是修炼的阶梯或境界,主人公希望找到正确的方法提升自己。"药苗栽,结神胎"象征着通过修炼培育出超越凡胎的灵性。"九转功成,方寸蕊珠开"描述了修行者经过层层磨砺,最终在内心深处绽放智慧的光芒。
结尾"体混净光从隐显,随眼底,是蓬莱"则传达出修炼者达到内外合一,眼中所见皆为仙境的理想状态,寓意着超脱尘世,抵达精神的彼岸——蓬莱仙境。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人情与道心的对比,展现了主人公在尘世与修真之间的挣扎与追求,富有哲理意味。
道貌古昂藏,声名万里香。
紫霞衣缥缈,丹佩玉琳琅。
寂寞居岩馆,殷勤咏洞章。
伫看功行满,飞盖上寥阳。
晴皎霜花,晓熔冰羽,开帘觉道寒轻。
误闻啼鸟,生意又园林。
闲了凄凉赋笔,便而今、不听秋声。
消凝处,一枝借暖,终是未多情。
阳和能几许,寻红探粉,也恁忺人。
笑邻娃痴小,料理护花铃。
却怕惊回睡蝶,恐和他、草梦都醒。
还知否,能消几日,风雪灞桥深。
候馆深灯,辽天断羽,近日音书疑绝。
转眼伤心,慵看剩歌残阕。
才忘了、还著思量,待去也、怎禁离别。
恨只恨、桃叶空江,殷勤不似谢红叶。
良宵谁念哽咽。对熏炉象尺、闲伴凄切。
独立西风,犹忆旧家时节。
随款步、花密藏春,听私语、柳疏嫌月。
今休问,燕约莺期,梦游空趁蝶。
异乡倦旅,问扁舟东下,归期何日。
琴剑空随身万里,天地谁非行客。
李杜飘零,羊昙悲感,回首俱陈迹。
羁怀难写,豆虫吟破孤寂。
柳外门掩疏阴,佳人何处,溪上蘋花白。
留得一方无用月,隐隐山阳闻笛。
旧雨不来,风流云散,惟有长相忆。
雁书休寄,寸心分付梅驿。
倚危楼、一笛翠屏空,万里见天心。
度野光清峭,晴峰涌日,冷石生云。
帘卷小亭虚院,无地不花阴。
径曲知何处,春水泠泠。
啸傲柴桑影里,且怡颜莫问,谁古谁今。
任燕留鸥住,聊复慰幽情。
爱吾庐、点尘难到,好林泉、都付与闲人。
还知否,元来卜隐,不在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