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食书事感怀》
《寒食书事感怀》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寥寥官舍静于僧,虽有园亭亦倦登。

桃杏花阴流似水,图书滋味冷如冰。

坐观棨戟惭无状,归扫松楸恨未能。

得报君恩便休去,虞卿前日本担簦。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ánshíshūshìgǎn怀huái
sòng / wéntóng

liáoliáoguānshèjìngsēngsuīyǒuyuántíngjuàndēng

táoxìnghuāyīnliúshuǐshūwèilěngbīng

zuòguāncánzhuàngguīsǎosōngqiūhènwèinéng

bàojūnēn便biànxiūqīngqiánběndāndēng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知识学习的冷淡情绪。"寥寥官舍静于僧",开篇即描绘出一幅清净脱俗的画面,官舍空寂,只有僧侣的静谧。"虽有园亭亦倦登",连园中美好的亭台,也因心情不佳而不愿意攀登。

接下来的"桃杏花阴流似水,图书滋味冷如冰",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郁闷与淡漠。春日暖阳之下,本应是欣赏花卉之时,却感觉到像流水一般的花阴,也不能唤起诗人的兴趣;而图书本该给人带来知识的滋味,却如同冰冷,无法触动。

"坐观棨戟惭无状"一句,通过对军器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在仕途上的无能感到懊恼。"归扫松楸恨未能"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能尽心仕途工作的遗憾之情。

最后的"得报君恩便休去,虞卿前日本担簦",则透露出诗人对皇恩的感激,以及对未来可能前往日本( 虞卿前日本,疑为古地名或误写)的旅途所持的心境。担簦,即是背负行囊之意,这里暗示了诗人的不确定性和不安。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摹与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精神寄托的心路历程。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诸公咏探春花二首·其二

海棠伎俩山茶色,未叶先花作么生。

道是探春春已半,命名都不近人情。

(0)

题陈相鄠杜别业壁

乔松翠竹绝纤埃,门对南山尽日开。

应是主人贪报国,功成名遂不归来。

(0)

过武陵溪二首·其一

生平苦爱山兼水,南国晴凝尽可携。

即问世间谁见我,扁舟初下武陵溪。

(0)

发冷水铺

冷水东南去路赊,水边山掩见人家。

无端下马寻幽处,鸥鹭飞飞出荻花。

(0)

点绛唇·其一

浮世如何,问花何事花无语。夜来风雨。

已送韶华暮。念此堪惊,得失休思虑。从今去。

醉乡深处。莫管流年度。

(0)

点绛唇

气体冲融,四时长在阳春里。玉田琼蕊。

养就灵苗异。堪笑□□,□□□□□。□□□。

□□流水。半落苍□□。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