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宵》
《元宵》全文
宋 / 王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柳院春归雪未乾,试灯歌巷月痕寒。

懒随翠影红香走,自买梅花插烛看。

(0)
注释
柳院:柳树环绕的院子。
春归:春天归来。
雪未乾:积雪未干。
试灯:试挂新灯。
歌巷:有歌声的街道。
月痕寒:寒月如痕。
懒随:懒得跟随。
翠影:翠绿的树影。
红香:红色的花朵(可能指花香)。
走:行走。
自买:自己去买。
梅花:梅花。
插烛看:插在蜡烛旁观赏。
翻译
春天回到柳树下的庭院,雪花还未完全融化,街巷中试挂灯笼,寒月映照下更显清冷。
我不愿跟随绿色的树影和红色的花朵四处游荡,而是自己去买梅花,插在蜡烛旁欣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夜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将元宵节的灯火、春归的大地、未融的雪以及月光下的冷清等元素糅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

首句“柳院春归雪未乾”中的“柳院”,通常指的是有柳树环绕的庭院或房屋。这里通过“春归”一词,表达了季节更迭和自然更新的氛围。而“雪未乾”则暗示着尽管春天已经到来,但冬日的残雪尚未完全融化,这种对比强调了季节交替时的特殊美感。

第二句“试灯歌巷月痕寒”中,“试灯”指的是元宵节即将到来,人们开始准备和尝试着点亮节日用的彩灯。而“歌巷月痕寒”则描绘了一种声音与光影交织的画面——在夜晚的冷清中,月光洒下,似乎带有一丝寒意,而巷弄间传来欢快的歌声,这种对比更加突显了节日的热闹和夜晚的宁静。

第三句“懒随翠影红香走”表达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怀。“懒”字用得恰到好处,表现出诗人对于周围环境的享受和对美好的追求。这里的“翠影”,应指的是树木或花草投下的绿意,而“红香走”则可能是指春日里开放的鲜花散发出的香气。这一句通过动词“懒随”的使用,强化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最后,“自买梅花插烛看”,在这里,诗人选择了梅花作为观赏的对象,并且自己动手将其插入烛光之中。这种行为充满了个人情趣,同时也体现出一种对传统美学的尊重和追求——在中国文化中,梅花往往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脱俗。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元宵节这一特殊时刻的独特体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美、生活情趣以及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王镃
朝代:宋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猜你喜欢

庚寅

江湖秋水事茫茫,近县犹闻有战场。

多病多忧欺此老,半醒半醉了重阳。

见山篱下无人至,戏马台头几客忙。

万事不同时节似,感今怀古倍悲凉。

(0)

艮思台秋眺

风亭月榭欲为之,十许年前已筑基。

秋著碧山环作画,天将白鸟点成诗。

抚松已幸追陶径,梦草无烦忆谢池。

典午纪中摇落语,白头洄溯不胜悲。

(0)

次韵谢平心胡秘监见惠生日五首·其三

势途勇退似差贤,焉用鸿门切盾肩。

早赐辒辌埋厚夜,宁扶楖栗走荒巅。

泥龟不羡鹍鹏路,粪菌徒输栝柏年。

我谓是身如尺璧,深藏短褐庶能全。

(0)

次韵徐容斋赠丘通甫

绝如山谷赠初君,奇绝新诗妙绝文。

斥逐三彭精异术,破除二竖奏元勋。

千茎白雪难重少,一匕玄霜幸见分。

可惜向来缺参请,按摩搬运漫辛勤。

(0)

次韵送郝同知还闽二首·其二

字画多年逼献之,高材天赋岂人为。

一枝秃笔无能敌,百尺名楼有所思。

碛马塞鸿忘旧梦,建茶闽荔富新诗。

皇天具眼终徼福,多病从来喜让夷。

(0)

次韵张仲实见赠

久縻官务费爬梳,一旦投閒得自如。

紫绶金章已高阁,青鞋布袜是安车。

漫郎心事诗能说,散圣禅流发未除。

物我重轻中了了,可能秤象待苍舒。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