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松翠竹绝纤埃,门对南山尽日开。
应是主人贪报国,功成名遂不归来。
乔松翠竹绝纤埃,门对南山尽日开。
应是主人贪报国,功成名遂不归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情景。乔松翠竹,门对南山,是在形容一个幽深宁静的环境,其中“乔松”和“翠竹”都是生长茂密、形态优美的植物,常用来比喻高洁或坚韧不拔的情操,而“绝纤埃”则表明这里空气清新,没有一点尘埃。紧接着,“门对南山尽日开”,表现了主人居所的朝向和光照状况,一天之中大部分时间都能接受到阳光,给人以温暖和希望。
然而,在这宁静美好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种离别的哀愁。诗人通过“应是主人贪报国”一句,揭示了主人不在家中的原因——为了国家的利益,主人可能正在外地为国效力。而“功成名遂不归来”,则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凉,即使主人取得了成功,也得到了应有的荣誉,但却难以回归家庭。这里所体现的是一种深沉的情感,以及对远方奋斗者的思念与祝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反映出人类的情感世界和社会责任之间微妙的关系,展现了诗人独到的情怀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柳弱湖堤曲,篱疏水巷深。
酒阑初促席,歌罢欲分襟。
波月欺华烛,汀云润故琴。
镜清花并蒂,床冷簟连心。
荷叠平桥暗,萍稀败舫沈。
城头五通鼓,窗外万家砧。
异县鱼投浪,当年鸟共林。
八行香未灭,千里梦难寻。
未肯暌良愿,空期嗣好音。
他时因咏作,犹得比南金。
称觞惭座客,怀刺即门人。
素向宁知贵,清淡不厌贫。
野梅江上晚,堤柳雨中春。
未报淮南诏,何劳问白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