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觞惭座客,怀刺即门人。
素向宁知贵,清淡不厌贫。
野梅江上晚,堤柳雨中春。
未报淮南诏,何劳问白蘋。
称觞惭座客,怀刺即门人。
素向宁知贵,清淡不厌贫。
野梅江上晚,堤柳雨中春。
未报淮南诏,何劳问白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名为《和段少常柯古》。诗中的意境淡远,情感真挚,颇有超然物外之感。
"称觞惭座客,怀刺即门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来访宾客的谦逊和对家中仆人的关心。在古代中国,酒是社交场合中的重要媒介,而“怀刺”则指的是记挂着家中的仆从,这里展现出诗人不仅重视社交礼仪,也注重家庭责任。
"素向宁知贵,清淡不厌贫。"
这一句,则流露出诗人的性格和生活态度。“素向”意味着本来就倾向于简单朴素的生活,而“宁知贵”则表达了对富贵生活的宁愿选择知足常乐的态度。这两句话勾勒出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够在平淡中找到满足的高洁性情。
"野梅江上晚,堤柳雨中春。"
这里描绘了景色和季节之变。“野梅”通常象征着孤独与坚韧,而“江上晚”则是时间和空间的交融,给人以静谧和深远的感觉。至于“堤柳”,则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这里的“雨中春”更增添了一份柔美和生机。
"未报淮南诏,何劳问白蘋。"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淮南诏”指的是朝廷征召之类的事情,而“白蘋”则常象征着隐逸生活。诗人在此表明,对于外界的荣辱不感兴趣,何须劳心去询问。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