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入山门,仙家鸟径分。
渔樵不到处,麋鹿自成群。
石面迸出水,松头穿破云。
道人星月下,相次礼茅君。
步步入山门,仙家鸟径分。
渔樵不到处,麋鹿自成群。
石面迸出水,松头穿破云。
道人星月下,相次礼茅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通过步入深山,体验到一种与世隔绝、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仙家鸟径分"表明到了一个只有神仙居住的地方,即使是小动物也各自为营,不受尘世的干扰。
"渔樵不到处,麋鹿自成群"则描写了山中没有人迹,只有麋鹿自由地生活在一起,这种自然景象和生灵的和谐共处,更显出一片超脱凡尘的宁静与和美。
"石面迸出水,松头穿破云"是对山中自然风光的描绘。溪水从岩石间涌出,形成了清澈见底的小溪,而松树则高耸入云,似乎要触摸到天空,这两句生动地展示了诗人面对壮丽山势时的感受。
"道人星月下,相次礼茅君"中的“道人”指的是修炼成道的人,他们在星辰和明月之下,依次向茅山上的仙人行礼。这里的“茅君”可能是对茅山上居住的神仙或仙境的尊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超然世界的崇拜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仙境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精神家园的追求和向往,以及他内心深处对于清净脱俗生活的无限向往。
老病在臂踝,终日不喜动。
溪云忽过前,袖手以目送。
今晨光景佳,霁色入鸟哢。
驾言出柴荆,暂作湖山梦。
东村望鹤巢,西阜过獾峒。
父老意欣然,为我拨春瓮。
岂惟浇舌燥,亦用软脚痛。
形骸去绳检,谈笑得少纵。
吴蚕初上簇,陂稻亦已种。
端五数日间,更约同解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