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按察魏经历》
《送按察魏经历》全文
宋 / 王义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公论难磨口似碑,肯将虚誉博人诗。

心常近厚元非弱,职在详刑安忍施。

两载依然如始至,一廉岂是要人知。

怕闻骢马骑将去,惹起西人无限思。

(0)
翻译
公众的评价难以动摇,像石碑一样坚固,他宁可不求虚名,也不愿换取别人的诗歌赞美。
他的内心崇尚厚道,并非软弱,职责在于详尽地执行法律,怎忍心滥用权力。
两年过去了,他依然初心未改,廉洁的品行并非为了显扬于人。
他害怕听到骏马离去的声音,那会勾起西方人无尽的思念。
注释
公论:公众的评价。
碑:比喻坚定不易动摇。
虚誉:虚假的名誉。
博:换取。
心常近厚:内心崇尚厚道。
弱:软弱。
详刑:详尽地执行法律。
忍施:滥用权力。
依然:依旧。
一廉:廉洁的品行。
要人知:显扬于人。
骢马:指代骑马的人。
惹起:引起。
西人:西方人。
无限思:无尽的思念。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王义山所作,名为《送按察魏经历》。诗中通过对朋友即将离去的情景描绘,表达了对友情深厚和对未来变化无常的感慨。

"公论难磨口似碑,肯将虚誉博人诗。" 这两句点出了被送别之人的正直品格,如同坚硬不易磨损的石碑,他宁愿保持真实自我,不愿意为了获得他人的赞誉而写出迎合世俗的诗文。

"心常近厚元非弱,职在详刑安忍施。"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被送别者的性格和工作态度。他心地仁厚,但并不因此而显得软弱;他的职责是在司法审判上,能够做到严明公正而不失慈悲。

"两载依然如始至,一廉岂是要人知。" 这里提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的清廉。这位朋友在任职两年后,仍然保持着当初的清白,如同最初来到时一样的一尘不染,而这种廉洁自守并非只是为了让别人知道。

"怕闻骢马骑将去,惹起西人无限思。"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担忧和感伤。当听到远方传来的战马嘶鸣声,心中不禁涌现出对远方游子的无限思念。

整首诗通过深情的语言,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难得,以及面对离别时内心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王义山
朝代:宋   字:元高   号:稼村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生辰:1214——1287

王义山(1214——1287),字元高,号稼村,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富州(今江西丰城)人。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猜你喜欢

题春江小景图

小艇无人载绿阴,白鸥门外笋成林。

不知多少山中雨,染得一江春雨深。

(0)

送杨信父归临江

自别武夷君,海水落几丈。

当年尊俎地,颠倒叠横嶂。

君从山中来,应见桃花开。

秦人笑相语,愧我非仙才。

茫茫八极中,云月秋徘徊。

苦吟不出门,孤负黄金罍。

划然西风生,拂我琴边埃。

愿从双白鹤,去去不复回。

(0)

题李成所画十册·其七山市霜枫

市散谁闻野鸟声,短桥何处旅人行。

莫嫌寂历空山道,隔岸丹枫刺眼明。

(0)

送茂上人二首·其一

五湖春水绿溶溶,两岸花开斗白红。

欲买扁舟随汝去,卧听疏雨打南篷。

(0)

题本觉寺空翠亭

琅玕十亩映江渚,天籁沈沈欲下来。

已见凤毛沾雨露,长疑龙气挟风雷。

树团车盖春阴合,月射金银夜色开。

中野白云如白石,不辞一日到千回。

(0)

寄友人

河边老人念我出,远寄京华书一行。

为言白发今多少,又报南园竹树荒。

门外石田粳稻熟,犊子新生子如鹿。

莫恋官家有俸钱,长年作客如束□。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