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论难磨口似碑,肯将虚誉博人诗。
心常近厚元非弱,职在详刑安忍施。
两载依然如始至,一廉岂是要人知。
怕闻骢马骑将去,惹起西人无限思。
公论难磨口似碑,肯将虚誉博人诗。
心常近厚元非弱,职在详刑安忍施。
两载依然如始至,一廉岂是要人知。
怕闻骢马骑将去,惹起西人无限思。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王义山所作,名为《送按察魏经历》。诗中通过对朋友即将离去的情景描绘,表达了对友情深厚和对未来变化无常的感慨。
"公论难磨口似碑,肯将虚誉博人诗。" 这两句点出了被送别之人的正直品格,如同坚硬不易磨损的石碑,他宁愿保持真实自我,不愿意为了获得他人的赞誉而写出迎合世俗的诗文。
"心常近厚元非弱,职在详刑安忍施。"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被送别者的性格和工作态度。他心地仁厚,但并不因此而显得软弱;他的职责是在司法审判上,能够做到严明公正而不失慈悲。
"两载依然如始至,一廉岂是要人知。" 这里提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的清廉。这位朋友在任职两年后,仍然保持着当初的清白,如同最初来到时一样的一尘不染,而这种廉洁自守并非只是为了让别人知道。
"怕闻骢马骑将去,惹起西人无限思。"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担忧和感伤。当听到远方传来的战马嘶鸣声,心中不禁涌现出对远方游子的无限思念。
整首诗通过深情的语言,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难得,以及面对离别时内心的复杂情感。
自别武夷君,海水落几丈。
当年尊俎地,颠倒叠横嶂。
君从山中来,应见桃花开。
秦人笑相语,愧我非仙才。
茫茫八极中,云月秋徘徊。
苦吟不出门,孤负黄金罍。
划然西风生,拂我琴边埃。
愿从双白鹤,去去不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