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本觉寺空翠亭》
《题本觉寺空翠亭》全文
元 / 李孝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琅玕十亩映江渚,天籁沈沈欲下来。

已见凤毛沾雨露,长疑龙气挟风雷。

树团车盖春阴合,月射金银夜色开。

中野白云如白石,不辞一日到千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静谧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琅玕十亩映江渚”开篇,琅玕即翠竹,此处以竹林十亩映照江边,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又辽阔的景象。接着,“天籁沈沈欲下来”,天籁即自然界的声响,这里形容这些声音仿佛要从高远之处缓缓降落,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

“已见凤毛沾雨露,长疑龙气挟风雷”两句,运用了凤和龙这两个神话中的祥瑞之物,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力量。凤毛沾雨露,寓意美好事物的滋润生长;长疑龙气挟风雷,则暗示着强大而不可忽视的力量潜藏其中。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既有柔美又有力量的一面。

“树团车盖春阴合,月射金银夜色开”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树木如同车盖般密布,遮挡了白天的阳光,只留下一片深邃的夜色。而月亮则在这样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明亮,仿佛是金银般闪耀,为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华美。

最后,“中野白云如白石,不辞一日到千回”将白云比作白石,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在空中飘荡的姿态,同时也暗示了白云的纯洁与恒久。不辞一日到千回,则表达了白云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不受时间限制的自在与美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李孝光

李孝光
朝代:元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猜你喜欢

初入丹霞

三十馀年劳梦寐,此心惟许此山知。

护生堤外欣逢处,长老峰前独立时。

绕壑光回晴雪迥,散花香满宝幢垂。

幸陪龙象荣何极,共赌人天九会期。

(0)

寿李潜夫八十初度

九山云外俨蓬瀛,中有仙人炼鹤形。

问字满携延命酒,挥毫多著养生经。

身閒高卧松阴翠,年老长看桂树青。

向日伯阳今再见,骑羊东渐即沧溟。

(0)

山中看桃花

独树垂垂云外栽,赤霞晴映兴悠哉。

经年林下开偏早,一日门前看几回。

无事不妨移榻坐,有谁还肯踏花来。

武陵好事曾知否,洞口空疑锁绿苔。

(0)

舟次江门

蓼花秋水净沙汀,紫水归帆一棹轻。

海月夜寒乡国梦,榜歌初认土人声。

断崖叶向烽台落,衰草牛穿破屋行。

十载沧桑成往事,荒烟无处不情生。

(0)

送何兵曹拜命赴端州行在

新加露冕拜纶丝,远水寒山木落时。

天子刻期传诏诰,三军指日罢旌旗。

思乡欲上高崧路,望阙先扳古桂枝。

别后若逢佳节近,数丛黄菊拟东篱。

(0)

重阳前一日南楼送归客

日夕悲秋客,登楼此送君。

千砧寒月下,一叶岭头分。

断岸霜初落,芳亭菊正芬。

东篱明日往,知子醉山曛。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