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入丹霞》
《初入丹霞》全文
明 / 释今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三十馀年劳梦寐,此心惟许此山知。

护生堤外欣逢处,长老峰前独立时。

绕壑光回晴雪迥,散花香满宝幢垂。

幸陪龙象荣何极,共赌人天九会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次踏入丹霞山的深切感受与内心独白。首句“三十馀年劳梦寐”,以时间的漫长和内心的渴望对比,表达了对丹霞山长久以来的向往之情。接着,“此心惟许此山知”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将自己深藏的情感寄托于眼前的山峦之间,暗示了山对于他而言,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心灵的归宿。

“护生堤外欣逢处,长老峰前独立时。”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地点描述,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初见丹霞山时的喜悦与庄重。护生堤与长老峰,不仅赋予了山林一种生命与智慧的象征,也暗示了诗人在此找到了心灵的庇护与指引。

“绕壑光回晴雪迥,散花香满宝幢垂。”这两句描绘了山间景色的壮丽与祥和。绕着山谷的光线在晴朗的雪地上反射,展现出一种纯净而明亮的美;而散落的花朵香气弥漫,宝幢(佛教中的法器)垂挂,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灵性的世界之中。

最后,“幸陪龙象荣何极,共赌人天九会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能与高僧大德共同参与盛会的荣幸与期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佛法修行的追求与向往。在这里,“龙象”象征着高僧大德,而“人天九会期”则可能指的是佛教中重要的法会或修行集会,强调了诗人对精神生活和宗教信仰的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其内心深处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今壁
朝代:明

今壁(?—一六九五),字仞千。东莞人。俗姓温。弱冠出世,习毗尼于鼎湖。闻天然禅师倡道雷峰,徒步归之。禅师一见知为法器,许以入室。清圣祖康熙七年(一六六八)元旦,与澹归禅师同日付嘱。三十四年(一六九五)冬,分座海云。未几示寂。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猜你喜欢

寄田有常

平生经济策,国士更无双。

遥知敬亭下,清兴满轩窗。

孤云坐来晚,落日带澄江。

车马三千客,相随拥盖幢。

(0)

王昭君

行辞女伴出深宫,玉泪双垂向白龙。

几度毡庐歌酒夜,胡王空惜旧时宫。

(0)

送邻人葬

卜邻今几年,此别间黄泉。

洒泪临长道,招魂若个边。

夜台春寂寂,蒿里树芊芊。

归路东城晚,谁家思管弦。

(0)

夏日游灵瑞寺·其三

萧王宫殿古,高构轶浮埃。

山远人行少,江空潮自来。

湿云沾野榻,飞鸟上经台。

自愧红尘缚,无因共酒杯。

(0)

题陈卫之云松轩壁画李白观泉

朝罢金銮是醉乡,香炉飞瀑晚苍苍。

布衣早悟云泉兴,不到秋霜满夜郎。

(0)

题苏明远墨菊

九月傲霜秋草衰,黄花偏解与秋期。

玉堂天上同声远,满目寒香欲待谁。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