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次江门》
《舟次江门》全文
明 / 释今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蓼花秋水净沙汀,紫水归帆一棹轻。

海月夜寒乡国梦,榜歌初认土人声。

断崖叶向烽台落,衰草牛穿破屋行。

十载沧桑成往事,荒烟无处不情生。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的宁静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蓼花秋水净沙汀”以“蓼花”、“秋水”、“净沙汀”三者并列,营造出一幅清冷而纯净的江边景象,蓼花在秋风中摇曳,秋水清澈见底,沙汀则显得格外宁静,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接着,“紫水归帆一棹轻”一句,将视角转向江面,紫色的江水映衬着远处归来的船只,船桨轻轻划过水面,带起一圈圈涟漪,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向往。

“海月夜寒乡国梦,榜歌初认土人声”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层次。海上的月亮在寒冷的夜晚中显得格外明亮,仿佛是诗人思乡之情的寄托。榜歌,即渔民的歌声,初听时可能有些陌生,但随着熟悉,它成为了连接诗人与这片土地的情感纽带,揭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断崖叶向烽台落,衰草牛穿破屋行”描绘了一幅更为苍凉的画面。断崖上落叶飘零,似乎预示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衰草间牛群穿行于破败的房屋之间,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也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与变迁。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沧桑。

最后,“十载沧桑成往事,荒烟无处不情生”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十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经历了无数的变迁,如今回首,那些曾经的沧桑已成过往。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那份深藏于心底的情怀却始终未曾消逝,它如同荒烟一般,弥漫在每一个角落,提醒着人们珍惜当下,铭记过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感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今覞
朝代:明

今覞(一六一九—一六七八),字石鉴。新会人。本姓杨,名大进,字翰序。鼎革后遂谢诸生,明桂王永历十四年(一六六〇)落发雷峰,为天然第二法嗣。著有《石鉴集》、《直林堂全集》。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猜你喜欢

祫飨回升楼·其二

端闱壮丽,羽卫骁腾。天仪毕晔,如日之升。

千官景从,万宇仰承。辉光四充,介福其膺。

(0)

初夏感怀四首·其三

扶风歌起向人寒,四月洪涛触望看。

夏服左弯从白马,铙歌清彻比乌弹。

千金元节藏何易,一纸参军答亦难。

我欲荣阳探龙蛰,心雄翻足有阑珊。

(0)

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大明位酌献用《择安》

肇禋备祀,教民美报。时和岁丰,奉醴以告。

惟照临功,等于载焘。酌献云初,明神所劳。

(0)

建隆乾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其一又六变

惕厉日乾乾,潜蟠或跃渊。

伐谋参上策,受钺总中坚。

田讼归周日,民谣戴舜年。

风云自冥感,嘉会翼飞天。

(0)

题赵千里夜潮图

八月钱塘江上水,风静浪平清澈底。

夜半潮声带月来,沙头眠雁还惊起。

何人一幅鹅溪绢,画出长江千万里。

莫道波声静不闻,请君默坐聊倾耳。

(0)

踏莎行

殢酒情怀,恨春时节。柳丝巷陌黄昏月。

把君团扇卜君来,近墙扑得双蝴蝶。

笑不成言,喜还生怯。颠狂绝似前春雪。

夜寒无处著相思,梨花一树人如削。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