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歌起向人寒,四月洪涛触望看。
夏服左弯从白马,铙歌清彻比乌弹。
千金元节藏何易,一纸参军答亦难。
我欲荣阳探龙蛰,心雄翻足有阑珊。
扶风歌起向人寒,四月洪涛触望看。
夏服左弯从白马,铙歌清彻比乌弹。
千金元节藏何易,一纸参军答亦难。
我欲荣阳探龙蛰,心雄翻足有阑珊。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柳是的作品,属于初夏时节的感怀之作。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初夏时对往事的回忆与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
“扶风歌起向人寒,四月洪涛触望看。”这里以“扶风”指代某地,通过“歌声起”和“寒意”传达了诗人在初夏时节对往事的感慨。四月正是春水泛滥之时,“洪涛”形象增添了一份雄浑与力量,表明诗人的情感不仅仅停留于温柔的回忆,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
“夏服左弯从白马,铙歌清彻比乌弹。”诗人穿上夏衣,骑乘白马,这一幕似在展示诗人的豪迈与自由。铜铃(铙)声清脆,与乌鸦之音相比,更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千金元节藏何易,一纸参军答亦难。”这里暗示了诗人对于荣华富贵的态度,认为即使是拥有重金,也难以在关键时刻提供真正的帮助。同时,对于一纸书信能否解救困境也持怀疑态度,表达了一种对世事的无奈与挑战。
“我欲荣阳探龙蛰,心雄翻足有阑珊。”诗人表达了想要在荣耀之地探寻龙蛰(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凤凰),这不仅是对个人才能的肯定,也是对未来抱负的追求。最后一句“心雄翻足有阑珊”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坚定与不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在初夏时节的复杂情感和深刻的自我思考。
久病在床,展转莫舒。我欲观化,有握其枢。
人有善愿,天必从之。我病几时,我念西驰。
我行次且,如饥思食。如寒思衣,动惟厥时。
匪亟匪徐,鱼跃鸢飞。乃见真机,天岂不知。
天偶遗之,吾将尤谁。我聊任之,拨闷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