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勤政楼》
《过勤政楼》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千秋令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得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qínzhènglóu
táng /

qiānqiūlìngjiémíngkōngzàichéngnángshì

wéiyǒutáipiānniánniányīnshàngjīn

注释
千秋令节:指重要的传统节日,如重阳节。
名空在:只剩下名字,实际已不存在。
承露丝囊:古代传说中用来收集清晨露水以求长生不老的器具。
世已无:在现实世界中已经不存在了。
唯有紫苔:只有紫色的青苔。
偏得意:特别繁茂得意。
年年:每年。
因雨:因为雨水滋润。
上金铺:生长到覆盖金黄色的地面或装饰物上。
翻译
千秋盛大的节日如今只剩空名
承载露水的丝囊世间已经不再有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过勤政楼》,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千年古树与时光的比喻,表达了对于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常的感叹。

“千秋令节名空在”一句,以千年不朽的古木比喻历史上的英杰人物,他们的名字虽然依然流传,但实际上已经物是人非,英雄们早已离去,只留下了一个虚名。这里,“令节”指的是那些令人敬仰的人物和事迹。

“承露丝囊世已无”则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沧桑巨变,那些曾经辉煌的事物如同露珠挂在草尖上,转瞬即逝,现在已经不复存在。这里,“承露丝囊”形象地描绘了脆弱和短暂。

然而,在“唯有紫苔偏得意,年年因雨上金铺”中,诗人又展示了一种对自然的赞美与寄托。在这片刻的宁静中,只有那不起眼的紫苔草似乎还能保持其本真,连绵不断地生长,每到春天因细雨而更加鲜艳如金。这里,“紫苔”象征着那些不被世俗所注意,但却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事迹的怀念、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面对无常的人生态度。它既展现了诗人的历史感,也映射出他对于生命不易、物是人非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圭上人两过吾家既去作此

牛鸣马不仰,火必就燥地。

应真隐耽源,寂子一再至。

至言无缘饰,大道甚简易。

三关不却人,见者自拟议。

法身忽有剩,佛祖俱丧气。

君看暮归人,径去方掉臂。

(0)

题草衣岩

祝融凌寒空,方陟缘云径。

此山翠被重,有岩如侧磬。

拂石聊枕肱,便觉诸缘静。

万瓦粲霜晓,千里增目迥。

石头有高弟,衣草却心病。

千年续灯人,谁接悬丝命。

(0)

心上座余故人慧廓然之嗣而规方外之犹子也过予于湘上夜语有怀廓然方外作两绝·其一

风骨东瓯语带吴,见君满眼是西湖。

径山河上今佳否,想见年来鬓亦枯。

(0)

永固登小阁

老僧乞食城郭去,小阁无人独自登。

急雨忽来添瞑色,诸峰领略露寒层。

(0)

过小院僧窗有假山绝妙作庐山势书此

庐阜归心久未降,梦魂时复渡湓江。

忽惊古寺秋庭上,翠蹙烟峦对矮窗。

(0)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其二十四

春寒瘦骨病难禁,多谢新晴霁晚霖。

自补衲衣矮窗下,黄鹂声好屡停针。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