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家重习武,灵囿成自天。
匪今而斯今,祖制垂奕年。
巉岩围叠嶂,崖口为之关。
壁立众山断,伊逊奔赴川。
秋狝常经过,每为迟吟鞯。
双峰开霁烟,一水流潺湲。
翠叶复黄葩,高低入影妍。
去年巡洛伊,伊亦有崖口。
三涂及七谷,较此夫何有。
一得考功诗,膻芗传至兹。
我为是崖叹,表章将待谁。
朝家重习武,灵囿成自天。
匪今而斯今,祖制垂奕年。
巉岩围叠嶂,崖口为之关。
壁立众山断,伊逊奔赴川。
秋狝常经过,每为迟吟鞯。
双峰开霁烟,一水流潺湲。
翠叶复黄葩,高低入影妍。
去年巡洛伊,伊亦有崖口。
三涂及七谷,较此夫何有。
一得考功诗,膻芗传至兹。
我为是崖叹,表章将待谁。
这首诗描绘了崖口的壮丽景色和历史的深远意义。诗人以“朝家重习武,灵囿成自天”开篇,点明了崖口的自然与历史背景,暗示了其在国家军事训练中的重要地位。接着,“匪今而斯今,祖制垂奕年”表达了对传统与历史的尊重,强调了崖口作为古代军事要塞的历史悠久。
“巉岩围叠嶂,崖口为之关”描绘了崖口周围险峻的山峦,突出其作为战略要地的地理优势。“壁立众山断,伊逊奔赴川”进一步展示了崖口的险峻与壮观,以及它在连接不同山脉和河流中的作用。
“秋狝常经过,每为迟吟鞯”提到了崖口在秋季狩猎活动中的重要性,以及诗人对这一传统活动的感慨。接下来,“双峰开霁烟,一水流潺湲”描绘了晴朗天气下双峰间的云雾与溪流的宁静美景,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和谐与美丽。
“翠叶复黄葩,高低入影妍”则通过植物的变化,展现了季节更替之美,同时也寓意着生命与时间的流转。最后,“去年巡洛伊,伊亦有崖口。三涂及七谷,较此夫何有”通过对比去年巡游洛伊时的经历,突出了崖口的独特之处,强调了其在不同地理位置中的相对重要性。
“一得考功诗,膻芗传至兹”可能指的是通过诗歌记录和传承崖口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我为是崖叹,表章将待谁”表达了诗人对崖口的赞叹之情,同时也提出了对如何纪念和传承这一历史遗迹的问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崖口的自然美景和历史地位,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敬仰。
两台帘对卷,燕芹香、风花近清明。
望春弥柳际,流红水布,暖縠天晴。
谁信闲襟似水,时忆语溪耕。
襟抱番江阔,云远波平。
静昼轻挥玉麈,见春扉草绿,暮冶烟青。
问清华姓字,几度录虬屏。
看西湖、一汀鸳鹭,正晓风、残月两三星。
早归来,赴花鱼宴,宫树闻莺。
西园可散发,何必赋远游。
地旷多雄风,叶声无时休。
幸有济胜具,枯藜支白头。
平生会心处,未觉身淹留。
散坐青石床,松意淡欲秋。
薄雨青众卉,深林耿微流。
一凉天地德,物我俱夷犹。
东北方用武,六月事戈矛。
甲裳无乃重,腐儒故多忧。
珍禽叫高树,且复寄悠悠。
薄日轻云,天气好、相将祈谷。
民情喜、颂声洋溢,清风斯穆。
饮酒不多元有量,吟诗无数添新轴。
对古人、一笑我真愚,君无俗。斜川路,经行熟。
黄花在,归心足。问渊明去后,有谁能属。
神武衣冠惊梦里,江湖渔钓论心曲。
但从今、散发更披襟,谁能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