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只在树中间,极浦斜阳更有山。
卷却丝纶呼酒盏,鸥边聊得此身闲。
秋声只在树中间,极浦斜阳更有山。
卷却丝纶呼酒盏,鸥边聊得此身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继芳创作的《和颜长官百咏(其八)》中的第四首,题为“渔父”。全诗描绘了一幅闲适自得的渔夫图景。
首句“秋声只在树中间”,以“秋声”代指秋天的风声或叶声,表达了一种寂静与深远。树木成为了秋声的载体和媒介,让人感到自然界的生命力还很旺盛。
次句“极浦斜阳更有山”,则描绘出一幅水光山色的画面。“极浦”指的是最边远的河岸,“斜阳”则是倾斜的太阳,意味着时间已经接近傍晚。这里的“更有山”,可能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深处的向往和探索。
第三句“卷却丝纶呼酒盏”,转入生活场景。诗人似乎在叙述一个渔夫的日常,通过“卷却丝纶”来表达渔夫收网后的悠闲,“呼酒盏”则显示了渔夫工作后简单而愉悦的饮酒生活。
末句“鸥边聊得此身闲”,以“鸥边”指水鸟栖息的地方,诗人通过“聊得此身闲”表达了对渔父那种能够在自然中找到宁静和自由的羡慕之情。这里的“闲”字,不仅是身体上的休息,更是精神层面的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秋声、斜阳山色以及渔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简单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于自由和闲适状态的深刻理解。
孤峰峙平畴,松杉夹飞岭。
古剑池独奇,两壁插天井。
晃疑将军拜,灵泉奔老耿。
深惟著蛟螭,净莫容虬黾。
昔试盘陀锋,斩斲寻尺矿。
兆瘗银凫多,气结金虎猛。
至今王霸业,堪笑未全骋。
何如吾同游,俯仰无少哽。
小吴不满目,坐览三万顷。
风高塔铃语,日昃萝衣冷。
香积饷醍醐,法喜得隽永。
嗟嗟蛾眉仙,尝来弄光景。
踪迹留雪泥,宇宙寄泡影。
九京倘可作,当为折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