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倚蓬门,作个行香。赞虚无、道德清凉。
穿金透石,空外呈祥。便饮刀圭,添丹鼎,炼真阳。
廓散长空,得遇仙方。谢诸公、颁赐衣粮。
重开道宴,补惜灵光。自享遐龄,增福慧,远悲伤。
独倚蓬门,作个行香。赞虚无、道德清凉。
穿金透石,空外呈祥。便饮刀圭,添丹鼎,炼真阳。
廓散长空,得遇仙方。谢诸公、颁赐衣粮。
重开道宴,补惜灵光。自享遐龄,增福慧,远悲伤。
这首元代王处一所作的《行香子·谢圣水会众》是一首表达修道者内心感悟与感恩的词。词中,作者以“独倚蓬门”起笔,描绘了自己在简陋居所独自修行的形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接着,“作个行香”暗示了他正在进行道教的礼拜仪式,通过“赞虚无、道德清凉”表达了对道家清静无为理念的崇敬。
“穿金透石,空外呈祥”象征着修行者的道行深厚,能够穿透世俗的障碍,获得吉祥之气。随后,他描述了修炼过程中的点滴,如饮用圣水(刀圭)、炼丹增益修为,体现出对长生不老之道的追求。
“廓散长空,得遇仙方”表达了作者在修行中开阔心境,领悟到高深的法门。他对众人的帮助表示感谢,称“谢诸公、颁赐衣粮”,并期待通过再次聚会(重开道宴)来补充和恢复精神力量(补惜灵光)。最后,他表达了愿望,希望自己能因此获得长寿、智慧的增长,远离悲伤,体现了道教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道教修行氛围,表达了作者对道家修行生活的热爱和对道法的虔诚。
邶诗咏凯风,以成孝子志。
郑人复君母,传称能锡类。
中郎常有怀,生不识所恃。
登朝虽厚禄,当食每忘馈。
念昔鞠育劳,嗟今出处异。
倚门岂不待,两求终莫致。
乳乌思反哺,哀鸣自垂翅。
百草摇春晖,宁无谢生意。
洒血向穹壤,解组出台寺。
驰驱咸雍郊,历访经行地。
至行感神明,精神通梦寐。
悠悠大道傍,亲息忽相值。
紫绶拜北堂,白头归长嗣。
悲忻叙契阔,恍如隔生事。
四纪世路殊,一朝板舆侍。
兹事昔未有,闻者共惊喟。
帅守为之言,诏趣还官次。
当年二千石,宠名非所利。
仕或便乡关,安用竹符使。
蒲中母家近,自屈为倅贰。
受命慰慈颜,腾装惬归思。
既徇报德心,亦安效官智。
觞以万寿荐,衣成五綵戏。
无复兴寒泉,何须赋大隧。
令人及圣善,孝慈两不匮。
赠言述高风,庶用激忠义。
《送朱郎中寿昌通判河中府》【宋·苏颂】邶诗咏凯风,以成孝子志。郑人复君母,传称能锡类。中郎常有怀,生不识所恃。登朝虽厚禄,当食每忘馈。念昔鞠育劳,嗟今出处异。倚门岂不待,两求终莫致。乳乌思反哺,哀鸣自垂翅。百草摇春晖,宁无谢生意。洒血向穹壤,解组出台寺。驰驱咸雍郊,历访经行地。至行感神明,精神通梦寐。悠悠大道傍,亲息忽相值。紫绶拜北堂,白头归长嗣。悲忻叙契阔,恍如隔生事。四纪世路殊,一朝板舆侍。兹事昔未有,闻者共惊喟。帅守为之言,诏趣还官次。当年二千石,宠名非所利。仕或便乡关,安用竹符使。蒲中母家近,自屈为倅贰。受命慰慈颜,腾装惬归思。既徇报德心,亦安效官智。觞以万寿荐,衣成五綵戏。无复兴寒泉,何须赋大隧。令人及圣善,孝慈两不匮。赠言述高风,庶用激忠义。
https://shici.929r.com/shici/zuXNFp5.html
雪堂居士醉方熟,玉涧山人冷不眠。
送与安州泼醅酒,从今三日是三年。
阿堵不解醉,谁欤此颓然。
误入无功乡,掉臂嵇、阮间。
饮中八仙人,与我俱得仙。
渊明岂知道,醉语忽谈天。
偶见此物真,遂超天地先。
醉醒可还酒,此觉无所还。
清风洗徂暑,连雨催丰年。
床头伯雅君,此子可与言。
商也哀未忘,岁月忽已秋。
祥琴虽未调,馀悲不敢留。
矧此乃韵语,未入金石流。
羲之生五子,总角出银沟。
吾家有二许,下笔两不休。
君言不能诗,此语人信不?
千钟斯为尧,百榼斯为丘。
陋矣陶士衡,当以大白浮。
酒中那有失,醉则不惊鸥。
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玉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