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也哀未忘,岁月忽已秋。
祥琴虽未调,馀悲不敢留。
矧此乃韵语,未入金石流。
羲之生五子,总角出银沟。
吾家有二许,下笔两不休。
君言不能诗,此语人信不?
千钟斯为尧,百榼斯为丘。
陋矣陶士衡,当以大白浮。
酒中那有失,醉则不惊鸥。
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玉舟。
商也哀未忘,岁月忽已秋。
祥琴虽未调,馀悲不敢留。
矧此乃韵语,未入金石流。
羲之生五子,总角出银沟。
吾家有二许,下笔两不休。
君言不能诗,此语人信不?
千钟斯为尧,百榼斯为丘。
陋矣陶士衡,当以大白浮。
酒中那有失,醉则不惊鸥。
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玉舟。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它通过对友人赵景贶和欧阳修两位诗人的诗风继承与发展,以及自己对酒的态度进行了表达。
商也是哀未忘,岁月忽已秋。这里作者提到“商”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个事件或人物,而“哀未忘”则表现出一种历史感和怀旧情怀。接着,“岁月忽已秋”则描绘了时间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
祥琴虽未调,馀悲不敢留。作者提到自己的琴尚未调好,但内心的忧伤却难以抑制。这两句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艺术追求之间的矛盾。
矧此乃韵语,未入金石流。这里“矧”字有切割、分离之意,“韵语”指的是文学语言,“未入金石流”则形容诗歌还没有达到经典、不朽的境界。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作品价值的自谦和认识。
羲之生五子,总角出银沟。这里“羲之”可能指的是古代圣人黄帝或伏羲,而“生五子”则是比喻多才多艺,“总角出银沟”形容诗文如同珍贵的金属流淌。
吾家有二许,下笔两不休。作者自称家中有文学传统,“二许”可能指的是先辈或兄弟等在文学上的成就,而“下笔两不休”则表达了对继承和发扬光大的决心。
君言不能诗,此语人信不?千钟斯为尧,百榼斯为丘。这里作者引用古代圣王尧、禹(丘)用酒来治理天下的典故,通过“千钟”、“百榼”形容酒量之多,表达了对自己文学才能的自信。
陋矣陶士衡,当以大白浮。陶士衡可能是作者对某位诗人的雅号或别称,“陋矣”有谦逊之意,而“当以大白浮”则形容其诗文如同清澈的酒,能够在文学海洋中自如漂浮。
酒中那有失,醉则不惊鸥。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玉舟。这最后几句通过对饮酒和醉酒后的态度进行了描绘,“酒中那有失”表达了一种豁然的生活态度;“醉则不惊鸥”则形容醉酒时的从容自如,不为外界干扰。最后两句则可能是对某个故事或历史事件的隐喻,通过“罚二子”、“洗玉舟”来表达一种清醒和纯洁的心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在文学上的自信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生活、历史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洞察。
东方将军文且武,一片丹心思报主。
主恩未报不遑宁,起坐辕门待天曙。
城头落月照西营,明星烂然河汉横。
披衣耿耿不成寐,南埭鸡鸣朝已盈。
丈夫立功垂不朽,著鞭岂在他人后。
骅骝骤去疾于风,金印悬来大如斗。
击剑高歌夜气浮,剑光凛凛横清秋。
长缨系取单于颈,巨杯擎出月支头。
将军才华灿云锦,军中更置婆留枕。
太平天子尚宵衣,我独胡为自安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