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山水真奇哉,三径兰菊当年栽。
自嗟流浪不知返,江城晓角愁吹梅。
诗书邀我忽半世,车毂前却连崔嵬。
试寻夷路到圣处,马力已竭烦舆台。
去天尺五吐杰句,孔丘盗蹠俱尘埃。
坐疑蓬岛寻丈尔,扁舟径入浮云堆。
肩摩嵇向挽焦贺,欲倒瀛海为尊罍。
梦中失脚在何许,千里闽越天南隈。
只身形影自相吊,俯仰马鬣迷青苔。
兰阶彫谢知叶落,荆树惨淡无花开。
向来愚公不自度,一手欲以太华摧。
那知天目山顶露,儿啼下视云间雷。
华亭黄耳竟安在,辽东白鹤还飞来。
终寻三十六峰去,要假聂许平馀哀。
故园山水真奇哉,三径兰菊当年栽。
自嗟流浪不知返,江城晓角愁吹梅。
诗书邀我忽半世,车毂前却连崔嵬。
试寻夷路到圣处,马力已竭烦舆台。
去天尺五吐杰句,孔丘盗蹠俱尘埃。
坐疑蓬岛寻丈尔,扁舟径入浮云堆。
肩摩嵇向挽焦贺,欲倒瀛海为尊罍。
梦中失脚在何许,千里闽越天南隈。
只身形影自相吊,俯仰马鬣迷青苔。
兰阶彫谢知叶落,荆树惨淡无花开。
向来愚公不自度,一手欲以太华摧。
那知天目山顶露,儿啼下视云间雷。
华亭黄耳竟安在,辽东白鹤还飞来。
终寻三十六峰去,要假聂许平馀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槔的作品,名为《用东坡武昌寒溪韵三篇(其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怀旧和自我反思的诗作。
开篇“故园山水真奇哉,三径兰菊当年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然风光的深情留恋,以及对过去种植花草的美好回忆。接着,“自嗟流浪不知返,江城晓角愁吹梅”则展现出诗人对于漂泊不定、无家可归的哀叹以及内心的忧虑。
“诗书邀我忽半世,车毂前却连崔嵬”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以及面对复杂社会现实时的心路历程。紧接着,“试寻夷路到圣处,马力已竭烦舆台”则是诗人在精神层面的探索与困顿。
“去天尺五吐杰句,孔丘盗蹠俱尘埃”中,诗人提及儒家经典和对伟大思想的追求,同时也感慨于知识的沉淀和时代的变迁。随后,“坐疑蓬岛寻丈尔,扁舟径入浮云堆”则是诗人在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徘徊,以及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
“肩摩嵇向挽焦贺,欲倒瀛海为尊罍”中,诗人通过对古代英雄事迹的回忆,表达了自己的壮志和理想。而“梦中失脚在何许,千里闽越天南隈”则是对未知未来和内心不安的描绘。
下文“只身形影自相吊,俯仰马鬣迷青苔”表达了诗人孤独旅途中的自我观照,以及对于自然界的融入与体验。紧接着,“兰阶彫谢知叶落,荆树惨淡无花开”则是对往昔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现实中的凄凉。
“向来愚公不自度,一手欲以太华摧”中,诗人自称“愚公”,表达了对于个人力量和社会现实之间冲突的无奈。而“那知天目山顶露,儿啼下视云间雷”则是对宇宙之大和人类渺小的感慨。
最后,“华亭黄耳竟安在,辽东白鹤还飞来。终寻三十六峰去,要假聂许平馀哀”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于心灵寄托和精神追求的表达,结束了这首充满哲理思考的诗篇。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将个人情感、文化追求与哲学思考交织在一起的深邃之作。